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三峡之秋

《三峡之秋》导学案

主备人:黄霞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作家方纪写的一篇描写长江三峡秋天的美景的散文。了解长江三峡秋天的美景,激发学生对长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对本课中比喻句的理解是学习难点。学习目标:

1、正确读写“橘柚树、陡峭、绿叶金实、荡漾、金鳞巨蟒、驳船、谷壑、凌空飞降、素锦”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激发对长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背诵重点段落。

3、理清文章描写的顺序,学习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江三峡秋天的美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激发对长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

一、导学

录相导课,激发兴趣。

1.播放电视风光片《长江》中有关三峡的片断,教师适时给以介绍,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热情

2.出示有关三峡图片,师生共同介绍长江三峡,对长江三峡有一个全面的完整的认识

3.作家方纪也到过三峡,并且写下了优美的散文《三峡之秋》,今天,让我们跟随作家,一起领略三峡的秋天的美丽景色。

二、自学

1、读课文,读通读熟,勾出词语,给生字做音并组词。(批注在书上)

2、我理解的词:(在书中做好批注)我不理解的词:(在书上做上符号)

3、再读课文,归纳主要内容(写在标题上)

4、了解三峡。(积累在课文中)

三、共学

1、指读课文,思考回答: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三峡之秋的景色的。划出表示顺序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长江三峡秋天的美景。读课文,思考讨论:作者抓住了三峡不同时间的什么景色来描写的。有什么特点。.全班交流,注意引导学生

说清楚描写的是什么景色,抓住了什么特点来写的。

3.在交流的同时,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四、课堂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积累优美词句

第二课时

一、导学

1、找出文中优美的语句并诵读

2、让我们跟随作家,继续一起领略三峡的秋天的美丽景色

二、自学

1、自读课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之秋的景色的。三峡秋景总的特点是什么。

2、课文主体部分重点描写了三峡哪几个时间段的哪些主要景物。分别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三、共学

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句

a.这篇课文,语言非常优美,特别是运用了许多比喻句,给文章增添了色彩。请找出文章中的比喻句,分清主体喻体。

b.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c.全班交流,讲清主体喻体,同时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这些语句。

2、再读课文,填写"我的视角"

a.阅读丁丁、冬冬的视角,自读课文,填写"我的视角"。b.先小组交流,再指名全班交流。

3、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a.自己选择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

b.配乐指名背诵,同位互相检查,看看谁背过了一些段落。

4、总结全文:文章的作者方纪先生在中秋这天带着我们欣赏了三峡之秋的美景:早晨,露水闪耀,绿叶金实,新鲜而明净;中午,群山披甲,江水奔腾,三峡充满了热烈的气息;下午,三峡笼罩着青色的雾,江水平静而轻缓;夜晚,灯光在江面上摇曳,长江沉沉欲睡,清冽的月光犹如瀑布、素锦,凌空飞降。让我们感受到了母亲河长江的气势、生机与灵性。

四、课堂作业

1、抄写词语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默写

第二篇:三峡之秋《三峡之秋》教学设计

洛阳中心小学

徐春华

教学目标:

1.领略三峡秋天的美景,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1.领略三峡秋天的美景,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出示一幅三峡工程的图)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长江三峡水利工程)


(未完,全文共14064字,当前显示149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