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的心得专题

----对姚建铨院士发言的认识

九月二十三号下午,学院组织全体研究生聆听了来自天津大学姚建铨院士关于‘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的发言。对于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每个人都有了新的认识与感想。而作为新晋研究生的我们,遵守学术道德这一概念也越发清晰。而通过学习,我对目前社会存在的一些科学道德及学风问题有了大致的了解,认识到加强科学道德及学风建设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通过对姚院士的讲话的理解与反思,并结合其他渠道得到的信息做出如下的展开。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与我们密切相关。在展开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必须针对自身做出定位。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我们新加了一个研究生的称呼,那就必须对这一概念进行把握。通过查阅资料知道:硕士(master)的称呼最早起源于五代,指的也是品德高尚、学问渊博的人。古人曰:硕者,大也。古代常用与硕士含意相似的“硕老”、“硕儒”称呼那些博学之士。而如今,硕士是一个介于学士及博士之间的研究生学位,拥有硕士学位者通常象征具有对其专注、所研究领域的基础的独立的思考能力。研究生被称为科学研究的“生力军”,良好的学术规范是科学研究的基础,遵守学术规范是科学工作者的道德底线。因此为了这种能力的培养的实现。作为中国梦得以实现的重要载体,实现人才强国的基础的学术界里的我们。‘树立科学理想,培养学术道德’必须深深根植与我们内心。

而近年来,随着社会变革带来的价值观的变化和制度建设的滞后,社会出现普遍的道德失坠和风气败坏的趋势,向来被视为象牙塔的学术也不再是一块净土,学术不端行为屡屡发生,使人们心中的高校形象大打折扣。就学术剽窃而言,仅2010年就事发不断。3月,清华大学教授汪晖涉嫌剽窃他人专著,63名中外学者联名发表公开信要求彻查;同月,历时3年的“归国教授涉嫌剽窃案”终于盖棺定论:“长江学者”李连生等人被认定剽窃;7月,“上海大学教授朱学勤涉嫌剽窃他人专著”的消息迅速被世界各大学术网站转载。剽窃事件的频发不断引发一轮轮舆论的批判狂潮,使我国国际形象备受打击:8月底,世界著名杂志《科学》及其官网连续跟踪报道中国学术不端事件;9月,《自然》杂志发表题为“中国期刊存在31%剽窃”的文章引发国内外主流媒体热议;10月,《纽约时报》头版发表文章,指出中国学术剽窃现象严重影响该领域与世界的合作。


(未完,全文共18644字,当前显示99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