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叙利亚危机与大国角逐

摘要。叙利亚危机自2011年3月初爆发后,局势持续僵持不下,政府和反对派陷入持久战和消耗战,除国内政权、宗教冲突外,各大国的陆续介入使得叙利亚问题复杂化,各国为自身地缘政治利益或针锋相对或亲力合作,逐渐使叙利亚危机演化为各大国间的“代理人战争”。本文从叙利亚危机爆发的缘由和地缘政治地位影响出发,进而分析美国、俄罗斯、中国、欧盟、阿盟等大国和组织在叙利亚竞技场上的利益角逐,帮助我们进一步深入了解这场正在进行中的冲突。叙利亚因其独特的地缘战略价值对中东地区乃至整个世界政治格局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叙利亚危机的有效解决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和地区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叙利亚危机;地缘政治利益;大国角逐;

2011年3月18日,受“阿拉伯之春”的影响,叙利亚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不久演变成内战,巴沙尔.阿萨德被推上了国际政治斗争的风口浪尖,成为西方下一个“政权更迭”的主要目标。国际和地区各种力量围绕叙利亚问题的博弈日趋激烈,导致叙利亚国内政治局势持续恶化,巴沙尔政权承受着日趋严厉的国际经济制裁压力和外来军事干预风险,实力不断削弱,而反对派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和阿盟的支持,实力进一步增强。叙利亚政局今后的走向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

一、叙利亚动荡的国内国际因素:

(一)国内矛盾尖锐突出

“阿拉伯之春”后叙利亚迅速燃起内战硝烟并长期胶着难解,其内部因素包括国家认同弱、伊斯兰教派冲突、政府政策失误和自然灾害等因素。

从政治上看,叙利亚的种族、宗教认同一向大于国家认同。其一,叙利亚作为一个国家的历史比较短,国家认同较弱。[1]1920年法国占领叙利亚,1946年叙利亚宣告独立,但国外各股势力纷纷施加影响,直至1947年叙利亚才实现完全独立。1958-1961年,埃及一度与叙利亚合并建立阿拉伯联合共和国。1963年,高举阿拉伯民族主义旗帜的“复兴党”发动军事政变上台执政,仅将叙利亚视为“复兴党”和阿拉伯民族的“地区统帅”。直到哈菲兹.阿萨德统治晚期,特别是其子巴沙尔.阿萨德执政时期,叙利亚才开始通过教科书、国家电视台和其他媒体塑造国家认同。时至今日,叙利亚人仍秉持种族和宗教认同。[2]其二,伊斯兰教逊尼派和阿拉维派间的教派仇恨由来已久。逊尼派迫害阿拉维派长达千余年。叙利亚是一个多民族和多教派国家。居民中85%信奉伊斯兰教,14%信奉基督教,其中,伊斯兰教逊尼派占80%(约占人口的68%),什叶派占20%,在什叶派中阿拉维派占75%(约占人口的11.5%)。叙利亚的统治形式是典型的少数宗教派别统治多数宗教派别的国家,阿萨德家族是属于占人口只有不到12%的阿拉维派,而占人口绝对多数的逊尼派并不甘心受阿拉维什叶派的统治。1976年叙利亚介入黎巴嫩内战支持黎巴嫩基督徒,随后在以逊尼派为主的叙利亚穆斯林兄弟会煽动下,叙利亚爆发长达六年之久的内战。[3]1982年,哈菲兹出动装甲车和大炮镇压,一举将穆斯林兄弟会打入地下,并造成上万民众罹难,部分城区和众多清真寺被夷为平地。[4]从经济上看,巴萨尔政府实行“大农业”政策的负面效果日益显现,大批逊尼派小农被迫背井离乡,直至走上反政府的不归路。2000年巴沙尔上台后,向大农场主实行优惠开放政策,以致他们大批购买土地、大肆打井取水,导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结果,2006-2011年,叙约60%的土地遭受严重干旱,80万牧民生计无着。错误的政府政策导致叙利亚国内经济低迷,贫富悬殊,失业率高居不下等问题。遭受旱灾的民众主要是逊尼派穆斯林,他们在2011年3月抗议运动爆发后纷纷投身反政府斗争洪流。[5]

(二)国外势力干预


(未完,全文共21507字,当前显示149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