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我国城市交通拥挤堵塞原因及其缓解的基本途径

一、我国城市交通拥挤堵塞的基本原因影响我国城市交通的基本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

1.国民经济高速度发展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5强,同时也是一个经济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小分类中,我国属于最低的一档。但值得注意的是,自1991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持续超过10%,这种持续地高速度发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前所未有的。1993年美国、德国和日本的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3.1%、2.6%、3.8%,俄国是一11%,而我国则是13.4%。由于经济的高速度持续增长,居民的收入相应地大幅度增加,以全国银行存款余额来说,1978年人均22元,到1993年6月,全国人均1100元,增长了50倍。持续高速度增长的经济和高速度增长的人民生活水平,必定对交通产生强大的需求。

2.车辆高速度增长

高速度增长的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对交通产生强大的需求,首先表现在我国机动车和自行车高速度增长。一方面,刺激了汽车工业的大发展,从1978年到1993年,我国汽车产量由14.9万辆增加到128万辆,增长7.6倍,在世界汽车工业严重滑坡的情况下(见表1),1993年比1990年增产151%,其速度居世界首位。另一方面,大大刺激了客货运量的增加,特别是90年代以来,增长速度更快。

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1990年和1993年汽车生产情况表1

3.城市高速度增长

1993年,我国有将近600个城市,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超过30个,无论是城市数量,还是城市人口数量,都是世界之最。城市人口的增加,包括外来人口的增加,市区城市用地的扩大和商业网点的增多,使得城市交通量迅速增加,交通高峰时间加宽,特别是夜生活的迅速发展,使夜间交通量大增,而且还使夜间交通高峰时间大大扩展,这是造成城市交通拥挤堵塞的主要原因之一。

4.道路交通设施少

道路交通设施少主要表现在道路少,特别是高等级道路少、道路网密度低以及城市中跨江河的桥梁少。我国历史上,城市没有经历象欧美一样明显的马车交通时代,而是以步行和轿子为主要交通工具,因而出现了象北京的胡同和上海的里弄这样狭窄的街道。进入本世纪50年代以来,机动车交通在城市中出现和发展,胡同和里弄形成的道路网络是极难适应的,近几十年虽然几经改造,但能走汽车的路还是不多的。如北京市二环以内,大约54km2,北面宽度6395米,南面宽度7946m,北二环到南二环的直线距离为8413m。在这个范围内,由北往南能行驶机动车的街道共8条,平均间距800m;由南向北能行驶机动车的街道共8条,平均间距1000m;由东往西能行驶机动车的街道共10条,平均间距840m;由西向东能行驶机动车的街道共8条,平均间距1000m。由此可见,我国城市市中心的道路网密度极低。在有江河穿过的10个大城市中,跨河桥梁只有24座,平均每个城市仅2.4座,远远不能适应交通的需要。

5.轨道交通极少


(未完,全文共24785字,当前显示122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