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我国城市交通拥堵改善措施

摘要:针对我国大城市交通拥堵日益蔓延现状,选择三个代表城市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交通拥堵形成原因,并

对比分析其采取的治堵策略。首先从城市规划、交通供需、公共交通、出行方式、静态交通和管理水平等方面,分

析造成我国大城市交通拥堵的原因;结合目前北京、广州、上海相续出台的治堵策略,从增加交通供给、交通需求

管理和交通管理制度三个方面,对三个城市的治堵策略进行了比较;最后,通过分析国外典型城市的交通拥堵治理措施,提出一些缓解我国交通拥堵的有效的改善方法。

关键词:城市交通交通拥堵原因、目前的治理对策、解决城市拥堵的有效方法

一、引言

当前我国由于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机动车数量的快速增长,城市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等问题,城市交通发展问题日益凸显,而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成为我国城市的普遍灾害。对此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不少相应的公共政策来,但至今这一问题也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

二、交通现状及拥堵原因

(一)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不协调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性质的定位,应协调城

市各规划区域与交通之间的关系,避免造成局部负荷过

重。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是由多种因

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城市规划者对

于城市的功能定位缺乏一个系统、科学、前瞻性的考虑。

像北京采取单中心、摊大饼的城市扩张模式,主

要商务区、金融区和行政区都集中于三环以内,形成典

型潮汐式交通出行,二环路内的面积仅占市区总面积的

6%,却集中了全市机动车交通量的30%。尽管北京提

出“两轴、两带、多中心”的新空间发展格局,但由于

中心城区发展惯性,在进出城道路、中心区道路资源有

限的情况下,交通拥堵很难短期内得到有效缓解。从上

海市道路网运行现状来看,占中心区道路长度22%的

主干路网承担了该区域总流量的69%,流量过于集中造成了主要道路的拥阻。由于路幅较狭窄、容量有限、

断头路等原因,占中心区道路长度64%以上的支小道

路系统,所承担的交通流量却不到25%,交通流量在

道路空间分布上存在明显不均衡。由于各种限制,广州

没有按照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将城市生活区、办公区、

商业区、工业区和交通枢纽区等功能区进行合理布局,

随着交通量的增加,路面交通的不合理性分布逐渐显现,

诸如天河中心区等区域道路易引发严重交通拥堵。

(二)交通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随着近几年我国大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

拥有量迅速增加,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加剧了城市

道路的拥堵程度。特别是大城市中心区小汽车无序发展、

过度使用,使中心区的道路网经常处于超负荷状态,加

剧了大城市交通拥堵的严重程度。近15年来,北京汽

车保有量每年平均递增率超过15%,个别年份甚至接

近20%,而道路长度和道路面积的年平均增加率仅为

1.2%和3.7%,致使交通需求,特别是小汽车交通需求

与市区路网总容量之间的缺口日益扩大。图

2、图3给

出了2000~2009年北京、上海、广州三城市机动车和道

路里程增长情况。

(三)公共交通发展滞后

我国早在2005年就确立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政策,但在实践中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没有得到全面落实。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总体滞后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转

变,尚未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主体地位,

轨道交通、brt等大容量、快速公共交通建设滞后,致

使小汽车成为居民出行的主要方式,加剧了道路的拥堵。

在北京,早晚高峰时段公交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慢

则12~13公里/小时,快则17~18公里/小时,而地铁

车厢内人员非常拥挤,严重影响了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

上海、广州的情况也相类似,在上海中心城区“三纵三

横”路网高峰时段公交车平均车速为16公里/小时,


(未完,全文共22120字,当前显示149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