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城市交通经济分析及建议[范文大全]

第一篇:城市交通经济分析及建议城市交通经济分析及建议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快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通过对城市交通的拥挤和环境问题从经济方面加以分析,对城市交通的供给和需求管理以及城市交通环境管理和控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便于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时间成本;绿色交通;交通供给管理交通;需求管理

近20年来,中国城市化迅速发展,其动力来源于经济发展及其产业结构的转变。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公报,全国居住在城镇的人数为45594万人,占总人口的36.09%,比1990年上升个9.86百分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类住区发展报告》,预计2010年,城市人口将达到6.3亿人,城市化比重将达到45%,接近1996年世界城市化的平均水平47%。中国城市化的外在表现具有明显的人口向以特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或城市群集中的特征,并随着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不平衡而呈现城市人口进一步聚集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大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城市范围的膨胀将是一种难以抑制的趋势。由此导致的城市交通问题也是越来越严重,造成的不良影响是多方面的,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城市化进程必然对城市道路和交通产生巨大的需求;与此同时,经济发展和收人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汽车的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因此,我们面临的一方面是日益拥挤的城市交通,另一方面是不断增长的城市交通需求。城市交通的供求矛盾及由此引发的交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二、交通问题经济分析

(一)交通拥挤问题的经济分析

微观经济学采用个量分析法,以市场价格为中心,主要研究特定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及其经济变量。微观经济学的重大成果,是肯定了市场的作用。如果不存在外部性,市场本身可以通过公平竞争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完全竞争市场的资源利用最优,经济效益最高,可以作为经济政策的理想目标。城市道路属于公共产品,其消费不具有排他性,在不太拥挤的情况下,其消费也不具有竞争性。按照现代经济理论,公共产品通常由政府提供,其资金来源为政府税收。一般情况下(道路管制情况除外),每个人可以选择任何时间在任何一条道路上行车,而不用付费,其所须支付的只是时间成本而已。对消费者而言,在某一时间内对交通的需求量与其愿意支付的交通成本成反比,因而可用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来表示。城市交通通常被划分成高峰时间和非高峰时间,非高峰时间与高峰时间的最优交通相差是很大的。非高峰时间,交通量较小,车辆按正常车速行驶,畅通无阻,单位时间成本不变;高峰时间,交通量较大,车辆不能按正常车速行驶,交通堵塞,单位时间成本将随着交通盘的增加而递增。

城市道路一旦修成,具有很强的资产专用性,并且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城市道路的供给是有限的。城市交通需求的特性使得非高峰时间与高峰时间的最优交通量相差很大,造成非高峰时间道路资源大量闲置,而高峰时间又过度拥挤。实际当中,由边际收益等于平均时间成本所决定的高峰时间的交通量,使得城市交通更加不可能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未完,全文共22479字,当前显示129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