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如何正确理解“依法取缔” 工商论坛

第一篇:如何正确理解“依法取缔”工商论坛工商论坛

如何正确理解“依法取缔”

——泰顺县工商局夏跃敏

取缔是我国行政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终止未依法取得许可、批准(含核准和登记)及(或)营业执照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所擅自从事的有关生产、经营及商业活动而经常采取的行政处理行为之一。但究竟什么是取缔。取缔是一种行政强制措施还是一种行政处罚。法律及立法解释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各部门执法者对此争论颇多。笔者参阅了许多资料,结合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在此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取缔的含义

取缔的含义在《词海》是“禁止和制裁”,台湾三民书局出版的《大词典》是“管制,惩罚违法犯规的行为”,《现代汉语词典》是“明令取消或禁止”。

目前取缔作为一种行政法律责任规定于多部法律、行政法规中,其中以工商部门为行使主体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浙江省取缔无照经营条例》及《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依上述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取缔的对象可以概括为未依法取得许可、批准(含需要核准或登记)及(或)营业执照而擅自从事有关生产、经营、商业活动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适用取缔的条件主要分为以下五类:无证无照—应当取得而未依法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和营业执照,擅自从事非法活动的行为;直接无照—无须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即可取得营业执照而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擅自从事非法活动的行为;有证无照—已经依法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但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擅自从事非法活动的行为;照已失效—已经办理注销登记或者被吊销营业执照,以及营业执照有效期届满后未按照规定重新办理登记手续,擅自从事非法活动的行为;无证有照—虽有工商营业执照但擅自从事应当取得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方可从事的生产、经营、商业活动的违法行为(实际上大多数情况是超出核准登记的营业范围)。由以上可见,行使取缔的主体、取缔对象及适用的条件在法律、法规中是明确规定的。

二、对取缔的不同理解

《行政诉讼法》颁布实施以前,取缔在行政机关执法中基于这样的认识,“依法取缔不过是一种外在形式,而实际内容应当是没收非法财物”。“没收了当事人的非法财物也就实际上取缔了非法组织”。而且对取缔的法律属性也没有争议,它是一种理论上的行政处罚,而且认为在进行取缔时采取扣押、没收、销毁等手段才能达到目的是毋庸质疑的—尤其是在政府对社会、经济生活出现的集中和突出问题,采取集中时间、集中各行政部门力量联合办案时—凸显得更加突出。如在“整顿街头路边小摊贩”、“整顿集贸市场小摊贩”、“扫黄打非”、“对夜市集中整治”等活动中,在进行取缔时采取扣押、没收、销毁等手段常常被认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手段。随着《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复议法》等一系列行政法律的实施,全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尤其是行政机关依法行政、责任行政、合理行政的执法理念、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的增强,对取缔的法律属性产生了新的思考,争论越来越多,分歧也越来越大。目前主要集中于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取缔是一种行政强制措施,一种观点认为取缔是一种行


(未完,全文共14151字,当前显示132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