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核心素养与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改革

回顾:课程改革的旅程

政治化(以阶级斗争为纲)——常识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活化(以人为本)

常识化,注重内容目标的多元结构和应用价值,如初中按照素质构成的多元性分类实施,高中则淡化学科体系,力求理论常识化。

生活化,就是强调内容目标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以生活主题为基础,以生活逻辑为线索。

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纲的思路从生活化到素养化。

以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依照统一规范,依循既定六大部分的顺序,梳理修订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的思路。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课程性质:一脉相承的坚守

作为中国特色的德育课程,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相关课程的核心价值;作为一门学科课程,具有不同于一般德育课程的学科特点;作为学科课程体系中的科目,具有不同于一般课程的整合方式;作为专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具有不同于一般学科的德育功能。

课程的综合性特质,有中华历史文化的渊源和革命传统的基因,是论证一切问题的基础。

基本理念:与时俱进的追求

包括目标、结构、内容、实施、评价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

以培育核心素养为主题,以建构活动型学科课程为主线。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生身上的表现,每个素养要素都是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整合。用核心素养来呈现课程目标,既包含三个维度,又关注三维目标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三、课程结构

经济生活——社会发展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生活政治生活——政治与法治+社会活动文化生活

生活与哲学——哲学与文化+社会活动

选修。6个模块——3个模块(经济与生活、法律与生活、国际政治与经济)一是简化(课时);二是重构(社会活动);三是统筹(必修与选修1);四是规定动作(法治教育、社会发展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四、课程内容思想政治课

学科内容-核心素养-课程内容

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必修

1、

2、3,选修

1、2

课程形态:以核心素养为轴,统整三组集合必修一:社会发展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为线索,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帮助学生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

人类社会的历程;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修二:政治与法治

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为框架,讲述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为培育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奠定政治立场与法治思维的基础。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必修三。哲学与文化

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讲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包括实践的观点,历史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阐释社会生活、个人成长中的价值判断、行为选择和文化自信的意义;为培育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奠定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基础。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框架分析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为支撑总框架之“四维”。以四个素养要素为一以贯之的红线;红线穿珠,涉及四个全面,五个建设,五大发展理念等具体内容。

必修一讲原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选择为主题,以社会经济形态的演进为主线,以树立理想信念为主旨。

必修二讲焦点。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为主题,以三者统一为框架,以坚定政治立场和方向为主旨。


(未完,全文共37617字,当前显示148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