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转)《壮哉唐诗》系列(三)

第一篇:(转)《壮哉唐诗》系列

(三)(转)《壮哉唐诗》系列

(三)

三、唐诗繁荣的奥秘

其一,盛世大舞台。唐代的太平盛世,为诗歌繁荣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创作的“底气”。当时的诗人都以那个清明的时代为自豪,都想能为国家建功立业,甚至出将入相。他们认为,“端居耻圣明”(孟浩然),而希望“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李白)、“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醇”(杜甫)。所以,伟大的时代给了诗人以胆魄,而他们的诗歌,也正唱出了时代的昂扬精神。

其二,民族大融合。唐帝国是空前大一统的国家,国内“五胡十六国”时代各民族之间的混战局面平息下来,文化融合大大加强,诗人们可以更广泛地接触各地的生活。南方的诗人可以到北方去看看大漠、长河、秦城、汉关;北方的诗人可以到南方去看看清溪、绿野、碧树、亭台。

同时,中国同西域、中亚、印度等国的文化交流也有较大的发展。玄奘西游,鉴真东渡,唐帝国是一个向世界敞开大门的开放的社会。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诗人们精神生活更加充实了,视野更为宽阔了,写作素材更为丰富了。

其三,思想大解放。唐代思想开放,人际环境宽松、洒脱、大度,所以诗人写起诗来较为自由、随意。

举一个例子:

唐初有一篇小说叫《补江总白猿传》,写的是南朝时期梁朝末年,有一位将军名叫欧阳纥,他携妻南征,途中妻子被白猿掠走,后虽逃回来,但已身怀有孕,生下一子,取名为“询”,但孩子模样像猴。后来欧阳纥因罪被杀,欧阳询被陈朝的尚书令江总收养。欧阳询长大后,“文学善书,知名于时”。

大家知道,欧阳询是初唐时一个真实人物,为官经历了隋、唐两朝,太宗时官至太子率更令,是当时的大学问家(撰有《艺文类聚》一百卷)、大书法家。大概因为他的长相有点像猴,所以无名氏文人居然敢拿这位大人物开涮,可见当时风气的开放了。

不仅小说中写欧阳询,朝廷官员也常常拿他的长像取笑他。据记载,有一次朝廷议事之后,唐太宗长孙皇后的哥哥、国舅长孙无忌赠诗欧阳询曰:

耸膊成山字,埋肩畏出头。

谁言麟阁上,画此一猕猴。

欧阳询也不示弱,他抓住长孙无忌祖先出自北魏拓拔氏、是少数民族这一特点,于是拿长孙无忌的发型、服饰打趣:

索头连背暖,漫裆畏肚寒。

只缘心混混,所以面团团。

宗大笑,说。欧阳公这样说他,不怕皇后报复吗。观众朋友想想,唐太宗尚且“大笑”,皇后当然不会追究了。

以此可见,唐代君臣之间、同僚之间多么轻松,随意,那当然是一个诗歌创作的好环境。

其四,官家大提倡。这里包含三个层面的意思,一是如上一讲所述的帝王们自己带头写。历代唐王,差不多都是诗人,都有诗作传世。帝王都爱诗,上行下效,就形成创作风气。二是帝王常鼓励词臣唱和,自己乐观其盛。读者可以查《全唐诗》中有不少“同题诗”(不同的作者在同一天写作同一题目的诗),其成因就是朝廷议事之后,皇上命题,大臣们同时做的“作业”。三是科举考试中有“考诗”的科目,即“以诗取士”,这是很关键的。考试就是指挥棒,诗写得好可以做官,谁不努力为诗呢。


(未完,全文共8124字,当前显示123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