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形式与政策-反腐倡廉

摘要:

反腐倡廉,即反对腐败,倡导廉政。要廉政就必须反腐,而反腐才能廉政。要借鉴古今反腐倡廉的经验,坚持不懈才能创造一个清正廉明、法制健全、高度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社会。腐败问题是伴随着国家政权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种历史现;现如今,腐败现象在我国越来越严重,腐败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个大家都密切关注的问题,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现状。据调查,十五大以来,党和政府开始重视从源头、从体制上预防腐败,通过深化改革和建章立制,初步建立了多层次、多方位的反腐败制度体系,使反腐败收到了初步成效,但腐败之风并未得到根本遏制。怎样才能让这些腐败分子落网,怎样才能有效防止腐败的发生。我们急需思考,我们要创新反腐理念,把过去一些不太正确的做法改正过来,对反腐败进行重新认识,以反腐败的新成效取信于民。

关键词:反腐倡廉、健全法制创新,从严治党,民主正文

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报告中部署了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八项重点任务,其中第七项任务便是“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相较于前几届人大,十八大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署方面,有三个第一次:一是;第一次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了党的五大建设的第四位;二是第一次在党代会的报告中提出了建设廉洁政治的目标,要求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三是第一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把党的纪律建设作为一个专门的问题来阐述、进行要求。这些都表明了十八大主张态度鲜明的反腐倡廉。“打虎”“拍蝇”“猎狐”齐发力;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大老虎”接连被查处,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巡视全覆盖;超过7万名违反八项规定党员干部受到处理;海外追逃500多人追赃30多亿元·······由这份反腐“成绩单”可以看出,2014年我国反腐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反腐风暴”引世聚焦。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的一年时间里,查处省部级及以上职务官员的节奏明显加快。三中全会于2013年11月12日闭幕至当年年底不到50天时间里,就有陈柏槐、郭有明、陈安众、付晓光、童名谦、李东生、杨刚、李崇禧等8名高官被查。三中全会后一年时间里,历史性地查处了43名高官,所形成的“高压”态势,对部分官员确实营造出“不敢贪”的氛围。


(未完,全文共14043字,当前显示91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