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学习经济学的小文章

有一则流传很广的故事说:两个来自美国和中国的老太太在天堂相遇了。美国老太太说,我奋斗一辈子还完了住房贷款,中国老太太说,我攒了一辈子钱临终才买了一套房。评论者从这则故事中得出了不同的感叹。有人说,中美老太太消费观不同。美国人是先买房后还款,超前消费。中国老太太是先攒钱后买房,量入为支。中国老太太该向美国老太太学。有人说,中美国情不同,中国老太太哪能学得了美国老太太。在我看来编故事和评论故事的人都犯了一个概念上的错误:混淆了中美老太太不同的购产观。美国老太太是把买房作为投资,中国老太太是把买房作为消费。美国人从小就有买房是投资的观念,中国人现在还被住房是新消费热点所误导。所以,要比较中美老太太的购房行为,先要区分消费与投资。在经济学中消费与投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消费是为了获得物质或精神上的满足(即效用)。投资是为了获得收益。个人买汽车与买房子都是同样花钱,但买车是为了满足方便交通或显示身份的需要,而买房和买股票买债券是同样的投资。在美国gdp统计中,买车作为消费支出中的耐用消费品支出,买房作为私人国内投资中的私人住房投资支出。更重要的是,决定消费和投资的因素是不同的。只有了解这些差别,改变中国老太太的买房观,中国住房市场才有希望走出困境。

美国老太太把住房作为投资是与她生活的经济制度相关的。她提供劳动得到的收入分为两部分:消费与储蓄。金融制度保证了她可以把储蓄变为投资,这种投资可以是购买股票、债券,也可以是购买住房。这不同的投资形式都会给她带来收益。产权制度保证了她可以获得自己的全部投资收益,当然,也要承担投资的风险。她不能把她的钱全用于一种投资,这样做就像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一样,风险太大了。一般而言,住房投资较为稳妥,而且随房价上升,房租高昂,买房是最有利的投资形式之一。影响消费的因素主要是收入,但影响投资的主要因素是未来的收益率。当住房投资收益率高时,她借款投资就是一种理性行为。方便的金融体系为她提供了贷款,所以,她在年轻时就借款买了房,然后慢慢偿还。

中国老太太生活的环境让她不能把住房作为投资。这位老太太必定在计划经济下生活了大半辈子。在这种体制下,收入分为工资和福利。住房是作为福利分配的,她的收入中没有这种买房的部分。也许她在消费之后会有结余。但这种结余只能存在银行里作为备用消费金。计划经济下不允许个人投资。

住房是作为消费品分配给居民的,但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分上,这个老太太大概就由于级别不够,没有分上房。买房是消费这个观念实际上来源于计划经济。

改革了,号召买房了,但中国老太太买房遇到了许多困难。首先是她的收入中仍没有买房的钱。所谓房价高制约住房市场并不完全正确。什么是房价高。价格高低是一种相对概念,是相对于收入而言的。现在的房价,相对于一般人的收入而言的确太高了,许多人一辈子的收入也买不起一套房。但实质并不是价格高而是收入低。房价中当然有不合理的成本可以压低,但降价空间并不大,让房价低的关键还在于提高收入,把维持劳动力再生产中的住房费用还给劳动者。

但收入还不是决定中国老太太是否买房的关键因素。如前所述,消费是为了得到效用,取决于收入,但投资是为了得到收益,取决于未来收益的高低。如果投资的收益率足够高,借钱投资(购房)也是值得的。所以,这个老太太不买房的关键还在于投资收益问题。


(未完,全文共9245字,当前显示137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