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新艺术运动”建筑符号的应用
摘要。“新艺术”运动是19世纪在欧洲和美国产生,随着时代潮流传入哈尔滨后,又在哈尔滨引起空前反响的“装饰艺术”运动,并主要体现于对哈尔滨建筑的深刻革新。从哈尔滨在新艺术运动中所产生的建筑作品的美学、结构学等艺术鉴赏的角度出发,结合着艺术设计的不断创新,造型结构的多元化及改革等方面,阐述其在雪雕艺术的创作中新的内涵理解,和逐步走向深入实践的方式方法。
关键词:“新艺术运动”;艺术;创新;哈尔滨建筑符号;雪雕
[基金项目:东北林业大学国家级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资助,编号:201710225179]
“新艺术运动”在哈尔滨的开展,实现了许多广为人知的经典建筑作品艺术。若能在这座雪雕发祥地的冰城,将两者在造型艺术方面巧妙结合,对新艺术运动的产物进行再次创作,并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不论在艺术的造诣还是在人文的传承,都会收获新的奇迹。
一、关于哈尔滨“新艺术运动”建筑
(一)新艺术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新艺术运动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和美国,是一次反响广大的“装饰艺术”运动,波及十多个国家,持续长达十余年。其表现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向往情感,是历史主义到现代主义的过渡。
(二)“新艺术运动”在哈尔滨的盛世状况
据统计,哈尔滨在新艺术运动时期所形成的建筑数目,在世界上能够排名第三位。在当时哈尔滨仅是一个松花江边的小渔村,艺术文明等方面近乎是一张白纸,加上俄罗斯文化的参与,所以在新艺术运动的冲击下更加容易被接受并绽放,连同与其相融的古典主义、巴洛克风格、折衷主义一起,为如今哈尔滨城市多元化的面貌特征做了伏笔。
(三)“新艺术运动”对于哈尔滨建筑在艺术方面的影响和特点
随着新艺术运动思潮的引入,哈尔滨建筑的设计理念逐步摆脱了传统古典的形式,创建出一种新的简化语言,手法也逐渐适应工业化时代的特点,变得凝炼简洁。其中具有装饰性的平滑线是这种新风格的代名词,虽更具有自由特质、主体新颖的装饰,但主体上却仍是传统的,仍然具有古建筑的感情基调,庄重不失活泼明丽。
二、关于哈尔滨的雪雕艺术
(一)雪雕艺术的起源与哈尔滨
根据文献,世界的雪雕无从查证,而中华的雪雕最早始于冰城哈尔滨,于整个东北地区也十分发达。雪雕类似冰雕,均是盛行于寒冷国度的户外艺术,哈尔滨第一个成一定规模的雪艺术造型为第一届哈尔滨冰灯游园会上的雪塑大象,于1963年出自哈尔滨艺术学院雕塑专业的吴乃光等学生之手,其所用的原始雕塑的方法历时两日,塑成了冰雪参半、颜色有污的象体。其长4m,高2m,体高雄壮,刚劲有力,耳似蒲扇,鼻部刻画生动上至及地而后卷,长而又纤细的象牙无法用雪塑成型,便用晶莹的冰作为代替。雪象的背上搭着通红的锦布,赤白交相辉映,分外好看。锦布上绣着“万象更新”寓意吉祥。象背又以一个高为两米的7层木塔装饰,以水进行喷冻,让塔的檐角因身覆冰晶而明亮。虽然该雪象基本应用古代民间的堆雪人的旧法雕刻创作,并且有替代材料的形式出现,水准有限,不过毕竟有了可观的艺术性。
之后的冰灯游园会,于兆麟公园出现了许多更加精巧和成熟的雪雕作品,如小孩骑象、老寿星、鲤鱼等,在太平公园也有出现。
在这以后的20年里,因为天气气候,因雪源不足等原因便没有过多的成名雪雕作品出现。然而,民间的雪雕活动从未停止过,而且技术已经发展趋向成熟,甚至有参赛者经常参加国际比赛,不仅帮助祖国赢得了荣誉,更让雪雕技术得以融合交流。
(二)雪雕艺术的主要形式和特点
(未完,全文共13468字,当前显示140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