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新时期弘扬民族精神的途径与意义

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专业班级财务管理五班学号1401060289姓名汪瑟

[摘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基石。在传统文化遭遇全球化挑战的新时期,弘扬民族精神要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积极弘扬民族文化,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添砖加瓦。

[关键词]: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新时期民族精神遭遇的挑战

民族精神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高尚的民族品格,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不可能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1]。

在全球化进程日益推进的今天,西方发达国家不惜余力的扩张西方的意识形态与文化模式,试图利用其在影视产业、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推行其“西方中心模式”,从而建立起西方的“文化霸权”地位[2]。经济全球化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所有人都无法回避。但是,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有必要正视外来文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冲击,经济实力的弱势地位使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受挫。这种文化的冲击在受网络影响较大的青年群体中尤为显著[3]。面对挑战,我们应当把握“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出发点,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二、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一)弘扬民族精神是增强综合国力,应对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的竞争的需要

综合国力是指一个主权国家赖以生存与发展所拥有的全部实力及国际影响力的合力,它是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统一[4]。一个团队团结与否对其团队实力尚且有着巨大的影响,对应于一个国家来说更是如此。民族精神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它集中体现了民族凝聚力,它能够对生产力、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中的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我们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高昂的士气,居安思危,充分发挥民族精神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反作用,激励全国人民把对祖国母亲的热爱化为立志图强、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二)弘扬民族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建设就是围绕一定目标任务并体现一定价值取向的文化发展活动。一方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文化的基本点之一,弘扬民族精神必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推动力之一。另一方面,面对全球化进程中东西方文化、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文化相互影响的现实问题,我们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振奋的民族精神对于我们坚持文化的民族性、自主性以及独立性,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对于我国突破一些敌对势力的文化分化与封锁,都将具有显著的效应。

(三)弘扬民族精神是提升人才竞争力的需要

当今社会,高水平人才力量已经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第一力量,要实现科学技术的后来追上,必须打造并保持一支全面的、高水平的、层次分明的人才队伍。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对于人才的争夺也日益趋向于国际化[5]。弘扬民族精神,将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出发点,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热情,建立以维护祖国与人民利益为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耻的荣辱观。这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各领域人才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与自豪感,提升我国的人才竞争力。


(未完,全文共15761字,当前显示149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