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跋涉在高原邮路上的深山信使[范文大全]

第一篇。跋涉在高原邮路上的深山信使我叫邵建洲,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邮政局的一名干部。今天,我向大家讲述乡邮员王顺友的先进事迹。临来的时候,纯朴厚道的乡邮员们嘱托我代表他们向关心和帮助他们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致以深山里的诚挚问候和衷心感谢。木里藏族自治县位于凉山州西北部,地处横断山脉腹心地段,交通通信非常落后,有马班邮路15条,单程长达2303公里。

多年来,木里县马班邮路走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先进典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顺友同志,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1985年,王顺友接过父亲的班,负责从木里县城至倮波乡以及县城至卡拉乡的邮件投递工作,这两条邮路来回有584公里。1999年,县邮政局领导从关心王顺友的角度出发,就让他只走木里县城至倮波乡这条来回360公里的马班邮路。这条邮路来回一趟要走14天,王顺友每年要走330天。

就这样,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工作条件下,在马铃孤寂的叮当声中,王顺友以超乎常人的坚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漫长的马班邮路上,孤独跋涉了20年,行程26万多公里,相当于走了21个二万五千里长征,相当于围绕地球转了6圈。他把党的声音、外界的信息、亲友的音讯传送给了大山里的千家万户,赢得了各族群众的欢迎和赞誉。

王顺友视邮件为生命,忠诚履行着一个乡邮员的职业使命。1988年夏天,雅砻江上还没有吊桥,过河要使用溜索。当王顺友快到对岸的时候,钢绳突然断了,他重重地摔在沙滩上,裹在塑料布里的邮包落到江中。王顺友顾不上疼痛,随手抓起一根树枝,跳到江中,与激流搏斗了一个多钟头,终于将邮包拖上了岸,可他却累得瘫倒在岸边。

在木里县邮政局的记录中,20年来,王顺友从来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丢失过一份邮件,他平均每年投递各类邮件近万件,投递准确率达100%。

王顺友二十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用行动充分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充分表现出对事业的无限执着。他是普通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他是所有共产党员学习的好榜样。

《人民日报》(2005年06月09日第十五版)

第二篇:《跋涉在教育的乡间小路上》读后感《跋涉在教育的乡间小路上》读后感

《跋涉在教育的乡间小路上》里面有很多教育小故事,其中《也谈教师的价值》令我感触最深。

故事讲得是一个上课时常开小差的学生,上体育课时,老师在讲解调高的要领,他忽然被老师叫到名字——该他跳高了,他完全没有听老师讲,当然也记不住老师讲解的起跳技巧,他慌忙中满脸通红的匆匆跑向横杆,一急之下,结果是面对老师和同学们,背对着横杆,顺势拔地而起,不想奇迹般地取得了1.15米的好成绩,当他倒在沙坑中时,同学们哈哈大笑起来,他自己也感觉不好意思。

试想想,放在今天,面对这样一个开小差的学生,我们的老师会怎么做呢。一定是气急败坏地对他咆哮:“你怎么搞的。上课完全不听讲,好。罚你围着操场跑十圈。”这就是我们现在老师的普遍表现:学生一旦犯了错误,先是教训一顿,然后命令写检查,或者是请家长,更有甚者进行体罚和变相体罚。

然而这位体育老师却慧眼识珠,从开小差的学生身上看到了一种希望,之后,及湿地帮助他完善了这种独特的跳高技术,经过多年的训练和努力,这个当年在课堂上犯下错误的孩子,在1968年的奥运会上成功地越过了2.24米的高度,打破了当时的世界纪录。这个当年的错误成就了一个奥运冠军,这个少年便是里查德。福斯拜——风靡世界的背越式调高技术的首创者。


(未完,全文共7017字,当前显示143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