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由“权力反腐”走向“制度反腐”的发展与展望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反腐模式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以纪委主导的“权力反腐”。由于“权力反腐”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所以在这特定时期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然而,“权力反腐”又有着自身的局限性。要巩固和扩大反腐败成果,就必须推进依法治国,实现反腐模式的转型,即由纪委主导的“权力反腐”走向常态化的“制度反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时期,经济体制开始由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转变,政治体制开始由威权政体逐步向民主政体转变,社会开始由农业文明逐步向工业文明转变。然而,由于体制转型出现了不少法律和制度的空隙,这为腐败的滋生蔓延提高了许多可乘之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官员的经济腐败问题日渐严重,并在不断蔓延。对于这一时期面临的腐败形势,邓小平同志有过清醒地认识,他指出:“现在是什么形势呢。我们自从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经济两个方面的政策以来,不过一两年时间,就有相当多的干部被腐蚀了。卷进经济犯罪活动的人不是小量的,而是大量的。犯罪的严重情况,不是过去'三反’、'五反’那个时候能比的”[1]。改革开放至今三十多年来,反腐败斗争由于没有找到根本的解决方式,官员腐败问题越演越烈,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广泛盛行,干群矛盾尖锐,群体性事件不断升级,腐败形势极为严峻复杂,正在吞噬党的执政合法性,已经严重威胁到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中共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以反腐败作为突破口,为我国进行全面深化改革扫清障碍。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就有超过50名省部级以上高官落马,其中包括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军队高层。仅2013年一年,全国共有182038名官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从查处省部级高官的速度和密度来看,中央领导层强力反腐的力度是过去近30年里最大的。在这一时期里,我国反腐斗争的基本模式表现为党的纪律检查机关主导的“权力反腐”。最近,随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这开启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新航程,标志着反腐败斗争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这表明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要巩固和扩大反腐败成果,保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就必须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实现反腐模式的转型,即由纪委主导的“权力反腐”走向常态化的“制度反腐”。

一、“权力反腐”是长期以来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模式


(未完,全文共17389字,当前显示103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