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内控培训材料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企业经营环境的持续变化,商业环境日益复杂,每个企业都面临众多的风险因素,包括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和财务风险等,并且这些风险都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单纯依靠传统的内部会计控制已经很难防范企业所面对的各种内外风险。正是由于这些风险的存在,作为防范风险的企业内部控制也被提到了空前的管理高度。

2008年6月28日国家财政部、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自2009年7月11日生效。2010年4月26日,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规范》及《配套指引》2011年1月1日起首先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实行,自2012年1月日起扩大到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施行。

一、企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规范的必要性

企业内部控制的产生和发展是为提高企业财务报告质量、确保企业资产安全和提高企业经营效率而产生的,它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发展。企业的内部控制构成了企业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企业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提高财务报告信息质量需要企业内部控制规范

企业要建立一套能够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的会计准则制度,要有一套

1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企业会计准则能够被遵守执行。国家通过立法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内控成为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入门证”“通行证”。

2、确保企业资产安全可靠,提高企业经营效率需要企业内部控制规范

企业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的关键环节和经营管理的重要举措,在企业的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客观上要求企业建立包括组织机构、业务流程在内的,具有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功能的管理机制。

3、市场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促使企业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

伴随贸易与生产的国际化,金融国际化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美国的经济危机向全世界蔓延,引发了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调整与震荡。表明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经济的不确定性对企业产生的风险越来越大。为了强化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必须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二、企业内部控制

1、企业内部控制的框架与体系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是一个体系,包括基本规范、应用指引和评价与审计指引三个类别。依次是核心统领、应用指引和事后鉴定三种类型。《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共7章50条,包括内部控制目标、内控的原则和实施体系及内控的几大要素,它是内控的基本目标、基本要素、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是总体框架在内控体系中起统驭作用。

2《应用指引》包括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担保业务、业务外包、财务报告、全面预算、合同管理、内部信息传递和信息系统,共计18个,它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应用规范。

2、内部控制的定义

《规范》的第3条明确界定了内部控制的内涵和目标。所谓内部控制就是指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从定义看,内控是一个过程,是实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的本身。内控受人的影响,涉及到企业各层次人员。

3、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

就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概括起来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战略目标。是指关系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长远、重要的愿景和使命描述。它是统领企业发展的方向,内控是组织制度上的保障。

(2)经营目标。是企业管理层根据董事会战略目标制定的经营上的目标,内控体现在资产安全和提高资产经营效率和效果上。


(未完,全文共32298字,当前显示149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