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教学问题及建议征集分析报告
小学部
为进一步了解全市小学教育教学现状,科学合理地调整新学年的教学研究、教学指导、跟踪服务的重点和方向,改进我们的工作方式方法,提高服务质量,7月上旬,面向全市小学进行了一次征集教育教学问题及建议的专项调研。
本次调研内容包括教学进度、课时课程、检测考练、集体研究、教学内容的调整、课堂教学研究、学生学科素养、教师培训等教育教学问题。参与本次活动的学校共有58所,职级校35所,非职级校23所。参与人员有校级教学干部、中层教学干部、学科负责人、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骨干教师,覆盖各年级、各学科。各参与学校认真组织自主发现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问题,寻求破解策略,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就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会商分析,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正确处理教学进度与教学实际的关系。
关于教学进度老师们反馈的问题存在明显差距,一是伴随着课程设置的日益规范,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增多,语数英课时减少,很多老师感觉跟不上教学进度;二是不少教师不按照大纲和进度要求,大幅度提前进度,急于复习;三是反映教科院下发的教学进度没有体现出教学的重难点,不利于教师根据进度调整教学。四是学期长度不一,特殊年份,没能从学年统筹安排教学计划。针对如上建议作如下解读或调整:
1.教科院下发的教学进度仅仅是一个大致的教学计划和要求,只是避免老师们没有计划,过快或过慢影响教学质量。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有老师竟然期中考试前就已经结束整册课程,势必导致学生学不扎实,吃夹生饭,而且复习时间过长也会导致学生疲沓,无论是学新课还是复习学习效果都不会很好。建议学校教研组根据教科院进度安排,结合校情、班情、学情适当调整,制订出本校的教学进度方案,并做好过程性监控。学生接受能力强的学校可适当加快,也可以加大拓展延伸、整体训练的力度、发展学生个性,提高思维能力。学生整体接受能力弱的学校可以适当减慢,夯实基础。开学一两个周根据老师们的建议适当放慢进度,让学生有一定的学习适应期;两个学期的教学时间特别不均衡,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学年课程进行统筹调整。
学科教研组在教科院进行的教材研训的基础上,组织好教材的通研,使得教师明确教材的设计意图,教学中有的放矢,重点突出,难点到位。进一步学习课程标准,使得课堂上的教学目标制定更加精准、恰当,课堂教学效率更高,高质量地落实好教学计划。
二、正确处理好课时课程设置与实施的关系。
从调研反馈的信息来看,老师们重视语数英课程的实施和落实,也能认识到音体美、常识学科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城乡比较集中,一是反映思品课时偏多,英语、数学课时不足,尤其是英语每周两课时很难完成教学任务。二是科学课因综合性较强,无专职教师,无配套的学习资源和实验器材,课程实施有难度,音体美农村专职教师少,多为兼职,课程落实不到位。三是地方性课程多,多为兼任,数学英语教材内容多,难度偏大,吃掉地方课程课时现象比较普遍。四是语文课内阅读课,农村学校因书源配备不足,难于开展。
1.关于课时设置的相关问题。
反映思品课时设置多的问题比较普遍(低中年级3课时,高年级2课时)。我们首先要明确省教育厅课时设置的原因,就是为了凸显小学学段品德建设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一下老师们认为课时多的原因何在,是落实好这个课程课时有余,还是课程落实不到位,挪作他用,这个是显而易见的。
2.关于教材内容多,难度大的问题。
(未完,全文共15767字,当前显示139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