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党课心得——反腐倡廉,刻不容缓

第一篇:党课心得——反腐倡廉,刻不容缓党课心得

——反腐倡廉,刻不容缓

第四支部11注3陈怡君0111779

今天认真学习了肖华茵副校长关于反腐倡廉的讲座后,感触颇深。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1月9日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指出,我国反腐倡廉要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坚持严肃查办案件和注重预防腐败相结合。根据中纪委工作报告的数据,5年来的腐败中倒下的人数已经超过三大战役总和。根据透明国际近年来公布的清廉指数及排名,我国的反腐倡廉形势依然很严峻。

绝大多数人的观念中,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犯罪总是中年人、临退休人员的问题。但是从1998年至2000年10月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反贪局查处不满30岁的犯罪嫌疑人19人,占查办案件总数的17.6%。他们中犯罪的最低数额是4.2万元,最高数额达7100万元;他们中犯罪时的最低年龄只有19岁,刚刚跨过未成年人的门槛;犯罪时的平均年龄只有25.6岁。

面对这样一串沉重的数字,我们不能不感到震惊,不能不长久地思考,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

宋代哲学家王廷相讲过这样一个寓言。轿夫穿着新鞋进城,始而小心翼翼,生怕弄脏新鞋,后来一分心踩进水塘,由此便高一脚低一脚地踩过去,再也无所顾忌了。

轿夫行路有个警惕第一脚的问题,作为党员干部又何尝不是这个道理。不少贪赃枉法而沦为阶下囚的贪官污吏本来也是想做清官的,但经不住诱惑接受了第一次贿赂后,也就放松了警惕,一步步走向了堕落。不少大好前程毁于贪欲的“人民公仆”在铁窗内回首自我毁灭的过程时,常常因“一个不慎,满盘皆输”而泪涕横流,痛不欲生。

显然,那些辜负党教育多年以身试法的贪官,断不是东窗事发后一句“一失足成千古恨”就可以轻易搪塞过关的。此类教训举不胜举,足以令每一个有职有权者惊醒。

谨防“湿第一脚”,除了各级党员干部从严自律、洁身自好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建立健全有力的约束和监督机制。惟有如此,方能真正震慑那些心存邪念和侥幸的意志薄弱者,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绝大多数执掌权力者清正廉洁。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的光辉历程中,有一条红线贯穿其中,那就是坚持反腐败始终不渝。一部中共党史,既是一部波澜壮阔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史,也是一部廉明公正的反腐倡廉史。

“我们既要看到反腐倡廉建设取得的明显成效,又要看到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更加有力的举措坚决惩治腐败、有效预防腐败,进一步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2011年1月10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作出的这一论断,反映了我们党对于反腐败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坚决态度。

名反腐学者、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何增科研究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对腐败始终强调从严惩处,决不手软。”

从中央苏区时期的谢步升、左祥云,到抗日战争时期的黄克功、肖玉璧,再到建国初期的刘青山、张子善——这几个人都是当时党的级别较高的领导干部,有的不仅地位高,而且战功赫赫。但是党并没有因为他们有功,就对他们的贪污腐化行为“手下留情”。他们最终为自己的贪腐行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正如有人为刘青山、张子善求情时,毛泽东主席所说:“正因为他们两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下决心处决他们;只有处决他们,才能挽救20个、200个、2000个、20000个犯有各种不同程度错误的干部。”


(未完,全文共31757字,当前显示140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