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风险投资中非理性认知分析及对策.doc[全文5篇]

第一篇:风险投资中非理性认知分析及对策.doc龙源期刊网http://.cn

风险投资中非理性认知分析及对策

作者:郑盼盼

来源:《云南教育·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第03期

摘要: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投资者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日益困难。市场运行具有独特性,理性经济人的假设也被有限理性所取代,分析投资者非理性心理,提出理性的应对策略。关键词:风险投资有限理性应对策略

1引言

1879年冯特建立心理学实验室后,心理学飞速渗入各个学科领域。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卡耐曼和弗农·史密斯将心理学的精辟见解与经济学有机结合起来,为经济学开辟了一个新天地。经济危机还在持续,投资者损失惨重,理性人假设已难以解释市场的怪异现象,对投资者心理进行分析势在必行。

2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是指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以货币购买企业发行的股票和公司债券,间接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风险投资是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活动,有着独特的运作方式。金融市场运行的基本原理和人的有限理性影响着风险投资决策。金融市场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市场运行遵循四个基本原理。①市场走在前面,证券分析师总是在股价涨跌之后才能对市场涨跌寻找种种的理由,市场还提前反映经济②市场是非理性的,如郁金香泡沫③市场受混沌支配,“蝴蝶效应”就是典型的例子④技术图形是自我实现的,成千上万的股民使用着同样的炒股软件,那它的结果就是自我毁灭

究竟为什么市场会这样运行。这是因为人是市场的主体,而人是非理性的。1972年赫伯特·西蒙提出了有限理论:人的决策受环境和认知能力的限制,人们常“快速而节省”地依靠“粗浅的经验”来作决策。

俗话说。“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人类终不能完全摆脱动物的本性。人在正常条件下不能看到可见光范围之外的光,听不到低于16赫兹的声音;人在三段论推理中常犯错误;人的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单位,保存时间短暂且容易遗忘;人的注意力也是有限的。人的思维定势、功能固着、情绪、动机都会影响投资决策。环境因素也常导致人的非理性,如结构不良问题、问题的表征、问题的模糊性、框架效应和来自社会传统和习惯的束缚等。

3风险投资中的非理性认知

金融学是研究人在不确定环境下的决策,人对于风险的评估是基于非理性认知。例如缪勒-莱耶错觉,知道错觉存在并不能消除错觉,但知道错觉的存在就可以帮你避免做出错误的决定。

高估自己对事件判断的准确性是过度自信。随着信息量的增加,人们对自己判断的准确性自信度急剧增加,但判断的准确性并没提高。如当股市上涨时,没人喜欢听坏消息。盲目的乐观使人相信他们弄够控制偶然。他们看来最重要的是信念,只要相信自己,就可以克服偶然性。

事后聪明就是在事情发生后,自己本应该知道事情的结果。鲁迅的《祝福》中祥林嫂失去儿子后逢人便说“我真傻,真傻”一样,事后聪明常常不能让人吸取教训。当事件的结果与预期相同,人们会把成功归结于自己的努力即自我归功。如股票上涨就认为是自己精挑细选地结果,忽略了运气和偶然性。

心理账户是在决策中人们喜欢把未知量分门别类,而不统筹优化考虑。人总试图优化每一笔投资,事实上丧失了总的机会。在抉择时,人们常看过去是否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称为沉淀成本,而在决策时考虑沉淀成本是不理智的。风险活动前已获得的收益提高了人对风险的容忍度,使人更愿意进行冒险即赌场资金效应。在股市中表现为成本沉淀时继续持有,赚钱后继续投入股市,最终在一夜间亏得血本无归。


(未完,全文共18962字,当前显示144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