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对我市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思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要求,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重大课题。

社会建设和管理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社会建设主要是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发展社会事业、完善社会功能,构建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社会管理主要是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转,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就是尽快建立健全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新型社会管理体系,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合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我市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基本现状

近年来,我市按照“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东向发展、奋力崛起”的思路,不断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深化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推动了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同时,社会建设和管理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涉及到民政工作的诸多方面,从全市民政部门在促进社会建设和管理中所做的工作来看,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1、建立了城市低保工作制度。自1997年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来,经过试点、扩面、完善和提标的四个过程,坚持保障对象有进有出、保障标准有升有降的原则,整体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同时采取突出重点、分类施保、完善程序、动态管理、配套政策等,有效地发挥了“第三条保障线”的兜底作用。到2004年底累计保障城市贫困人口****万人次,发放保障金****万元,保障面达9.5%。建立了经常性社会化扶贫济困的长效机制“爱心救助超市”,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促进了改革,维护了社会稳定。

2、建立了救灾救济工作机制。针对我市救灾工作实际,建立健全了救灾工作分级负责、救灾经费分级负担的救灾工作制度。在认真总结1991年、1998年和2003年救灾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逐级完善了救灾工作预案。加强了救灾款物的管理和使用。整理、出版了《2003年救灾工作资料汇编》。对六十年代精减下放退职职工和职业制武装警察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并建立定期救济档案。开展了“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对农村医疗救助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

3、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在农村五保供养和特困群众生活救助的基础上,按照整合资源、分类施保、逐步提标、有序推进的原则,率先在全省出台了《***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试行办法》,确定最低保障标准为年人均720元,凡家庭上年度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均可纳入保障范围。据调查,全市农村低保人口将有48209人,预计年发放保障资金1700万元。

4、建立了五保供养机制。全市现有五保对象15115人,其中集中供养1136人,分散供养13979人;新划入的七个乡镇为3789人。全市乡镇办农村敬老院46所。全市13所敬老院被评为省一级敬老院,20所敬老院被评为省二级院,在全省居于前列。同时坚持集中居住、分散供养、兑现政策、提高质量的原则,基本解决了五保老人的生活和住房问题。

(二)依法自治,城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未完,全文共20364字,当前显示134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