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以来的24件大事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大会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并提出党的纲领,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是中国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2.第一次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做出决定,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形式实现国共合作,共同进行国民革命。1924年1月,以党内合作为主要形式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1926年5月至1927年4月,以广东为根据地的国民革命军进行了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形成了以工农群众为主体的大革命高潮。
3.南昌起义和人民军队的诞生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或影响下的北伐军两万多人,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人民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通过决议,规定每年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建军纪念日。
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1927年10月上旬,毛泽东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此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无产阶级及政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正确道路。
5.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被迫撤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了行程二万五千里、纵横11个省的长征,完成了战略大转移。1936年10月,红军
一、
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甘肃会宁等地,结束了长征。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解决军事和组织问题。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抗日战争的胜利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7月8日,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号召国共合作和全民族团结,建立民族统一战线,抵抗日本的侵略。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成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中流砥柱,党所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空前壮大,成为决定中国政治前途的根本力量。
7.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1942年2月到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进行了一次全党范围内的整风运动。延安整风的目的是要在全党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8.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旨在消灭人民革命力量的全面内战。经过三年多的人民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解放了除台湾等岛屿外的全部领土,为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基础。
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历史开始了新的纪元。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党的历史也由此揭开了新的篇章。
10.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建立
1952年底,党中央根据毛泽东的建议,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按照总路线的要求,到1956年底,党采取了一系列适合中国特点的过渡形式,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使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中国由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1.党的八大和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未完,全文共15466字,当前显示148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