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研究综述
【摘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成为近年来学者们研究的一个焦点。本文从农民工市民化内涵、市民化成本、成本测算及成本分担机制的四个角度,对已有的关于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的文献进行综述。
【关键词】
农民工市民化
2015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发展的动力,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随着国家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农民工群体,从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多个角度,探讨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概念内涵、经济影响、制度阻碍和实现路径等问题,相关研究成果迅速增加,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层面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本文对当前学术界农民工市民化成本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新阶段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1.对市民化内涵的研究
关于农民工市民化的内涵,郑杭生(2009)指出,“农民市民化”体现为农民在转变身份和职业过程中,逐渐拓展出的潜在能力,通过学习在获取市民户籍的基础上,如何适应城市生活并融入其中具备市民素养的过程,强调市民化的基础是户籍上的市民化。该观点得到其他学者的支持和补充。如刘小年(2011)认为农民工的市民化包括以下三点:一是农民工市民化应该看成以农民工为本或为主体的市民化,二是主张农民工市民化应该看成农民工的现代化过程;三是主张公共政策在农民工市民化即其在现代化中的发展上的作用。农民工的现代化需要是农民工追求,但离不开政策的支持。
另外,不少学者在界定和分析农民工市民化内涵时从时间与空间的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刘传江(2012)认为“农民工是一个逐步分化的过渡性群体,第二代农民工是最有市民化愿意和急需市民化的群体,需要分别从农民工的农村退出、城市进入和城市融合三个进程环节着手”。他阐述的观点是:农民工市民化转移中如何克服弃农从商的各种障碍的具体建议。第一,农民工的职业在次要、非正规化向首要、正规化转变中的地位连释;第二,农民转向市民的身份界定;第三,农民工自身文化、素养的市民化转变及提高;第四,农民工思想意识、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的都市化。尽管很多农民工已经脱离了农业与农村,甚至早已在城市成家立业,以后也不可能再回到农村生活,但由于诸多政策和制度限制,使得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农民工职业流动和社会身份转变的不协调,结果是进城农民工还是不能与城镇户籍居民同城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
研究表明,农民工市民化应包括四个方面。(1)身份的市民化,实现角色的全面转型,即完全实现从农民工到市民身份的转化;(2)职业的市民化,由非正式劳动力市场上的农民工转变为正规的劳动力市场上的非农产业工人;(3)经济的市民化,有足够支撑本人及家庭的相对稳定的收入,过上体面的社会生活,对城市有归属感;(4)社会福利市民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民工转化为市民后,应具有和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
2.对市民化成本的研究
(未完,全文共20240字,当前显示125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