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常态,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5篇范文
第一篇:适应新常态,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摘要:新型职业农民概念的提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提出:“新常态的影响全面而深刻,只有主动适应新常态,农业农村经济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而适应新常态,必须强化人才服务等支撑保障”。展望“十三五”,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发展对我国“三农”事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新常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中图分类号:f3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16)20-145-2
0引言
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大多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相关理论研究不够深刻,相关学者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以下两个方面:对农业职业技术培训、职业农民的身份界定等方面,而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外部条件(政策法律、培育机制、培养模式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的较少。同时各地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过程中,都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基于当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紧迫需要,研究现阶段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实意义,以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步伐为目的,提出了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相关对策。
1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实意义
1.1推进城乡发展,培育新型经营体系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推进城乡资源要素平等交换与合理配置比较有利。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要求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重点是农民、农户,国家政策支持的重点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培育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的基本构成单元和细胞,对于加快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将发挥重要的主体性、基础性作用。
1.2培育现代农业的现实和未来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就是培育现代农业的现实和未来。随着较大规模生产的种养大户和家庭农场逐渐增多,农业生产加快向产前、产后延伸,分工分业成为发展趋势,具有先进耕作技术和经营管理技术,拥有较强市场经营能力,善于学习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需求。
2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紧迫性
2.1是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需要
农业从业者后继乏人,接续力量不乐观。长期以来的农业低效益,使得农村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拒绝涉农。大部分农村已经看不到年轻人种地,这个现象已引起广泛关注,但问题未从根本上改变。今后“谁来种地”问题已经很现实而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只有把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并很好解决,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才能得到根本保障。
2.2是解决“如何种地”问题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逐步加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产生这样结果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从业农民科技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掌握的理论有限,缺乏生产技术、生产服务等知识,不知道如何种地。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是提高农业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的最有效办法。
2.3是实现缩小城乡差距的需要
2016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扭转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态势。“十三五”期间,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任务形势更加严峻。通过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养,能够有效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提高农业经营效益,提高农民基本收入,吸引更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留乡、返乡务农创业,改变农业从业者的队伍结构,更好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2.4是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未完,全文共16852字,当前显示145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