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我国当前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和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

早在70年前,毛泽东同志在他的著名的《矛盾论》中明确指出“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一个国家的发展、兴旺,首先必须准确的判断国家当前所面临的主要社会矛盾,然后针对这个主要矛盾,制定合理的路线、方针、政策,从而有效地推动社会进步和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如果判断不准确,就势必会造成经济紊乱、民怨沸腾、政治腐败、进而直接影响到政权稳定的社会灾难。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生产力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社会物质财富较之过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经济和国民生活都得到极大的提高。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正在世界东方崛起。

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在社会物质财富日渐充盈的情况下,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却愈来愈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正在悄然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当前我们必须把新的主要矛盾辨识出来。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制定相应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应对日益突出的各种社会问题。

那么我国目前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呢。我认为当前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由历史上遗留下来并有待于充分发展的商品市场交换方式,同新型的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现代化大生产之间,既对立又统

一、既相互摩擦又相互促进、既相互剥蚀又相互转化的矛盾。也就是私有经济发展与公有制为主体的矛盾。

这个基本矛盾给中国的全体公民带来了诸多的前所未有的新问题。诸如分配不公问题,企业效益与社会综合效益问题,西部与东部投资的级差效益问题,以及供求平衡、大量的不法交易与民事诉讼的涌现,论理道德的重建等等。这些新问题层出不穷,促使人们的思想不断解放,观念不断更新,应对能力不断提高,促使国家的管理和社会管理不断走上新台阶。更重要的是国家的综合国力,日新月异,迅猛增强。改革30年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50多倍。今天,一周的生产总值,等于30年前全年的生产总值。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国有企业曾经一度陷入窘境,处在整体破产的边沿。党的十六大是个转机。此后,国有企业逐渐搞活,并开始发展起来了。事实说明,公有经济同商品市场交换之间的矛盾,不是你死我活性质的矛盾,而是既有对立性的一面,又有统一性的另一面。只要政策对头,方法灵活,思想解放,国有企业完全可以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变压力为动力,学会游泳,学会自我生存,并且很快发展壮大起来的。

有人简单地认为,私有经济发展与公有制为主体是彼此对立、不可调和的。实践证明,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和非公有制都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不可缺少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是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关系,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未完,全文共14933字,当前显示131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