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公共关系

第一章

1、公共关系的主要实践活动:(ppt)

说服、倡导、咨询、管理(公共事务和事件管理)

2、如何理解公共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ppt)(1)说真话(2)做善事

(3)塑美形

3、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公共性(第三方立场)(1)公众性(2)公开性

(3)公共舆论性(4)公益性

4、列举几种有代表性的公共关系定义和流派(1)管理职能论(管理学派)

公共关系是组织为了实现与其公众之间的良好合作而执行的一项管理职能。(2)传播沟通论(传播学派)

认为公共关系就是社会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的信息传播(3)传播管理论

认为公共关系学主要是管理学和传播学交叉融合的产物。(4)社会关系论(关系学派)

任何人或社会组织都处于一个纷繁复杂的关系环境中的实质,为理顺各类关系,形成良好的关系氛围,个人或组织有意或无意地开展着一系列关系协调与管理活动。

(5)组织形象论(形象学派)

认为公共关系是通过组织之间的相互联系来控制环境资源的一种手段。

5、如何科学理解公共关系。

(1)公共关系有动态和静态两种形态。

静态。公共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这便是一种静态意义上的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状态是社会组织的现实形象状态,即社会组织在公众心目中形象的总和。它包括公众心目中对社会组织认识和了解的程度、美誉度、相互间的关系是合作或对抗。动态:社会组织为实现自身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而从事的各种协调、沟通和传播等活动的总称,也就是通常所讲的公共关系实务。(2)公共关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涵义

广义。在人类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社会组织与其相关个人、团体、社会组织之间都有着一定的关系,为了实现和谐共处,也都有意无意的开展一定的活动,这是一种广义的公共关系。

狭义。仅仅指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民主政治的前提下,社会组织运用现代传播技术有意识地开展特定的活动,协调组织与其内外环境之间的关系。

(3)公共关系有自觉和盲目之分

现代公共关系强调社会组织必须有意识的开展公共关系活动。因此,现代意义上的公共关系指的是社会组织有意识的、自觉的公共关系行为。

6、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书p9)(1)公共关系的主体:社会组织(2)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

(3)公共关系的目的:塑造组织形象(4)公共关系的实现手段:信息传播(5)公共关系的管理职能

7、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历史条件:(1)民主政治(2)商品经济

(3)传播技术的进步

第二章

1、了解公关史上不同时期不同人物的不同观点、主要公关思想。(ppt)

2、扒粪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新闻记者发起的,以揭露工商企业的丑闻和阴暗面为主题的新闻揭丑运动。

3、理解现代公共关系观念

(1)积极的观念,防患于未然。艾维李是消极的。

(2)公利的观念。注重组织利益、公众利益和社会利益统一协调,实现真正的共赢。

(3)公共关系新观念。关系观念、形象观念、信誉观念、传播观念、长期观念、共赢观念、全员公关的观念、社会效益的观念。

第三章

1、公关主体的内容:个人、政府、城市与国家、社会组织公关部的职能:(1)采集信息、监测环境

(2)咨询建议、参谋决策(3)传播宣传、树立形象(4)沟通协调、社会交往(5)教育引导、确立文化

2、组织形象:是组织内外公众对组织的整体感觉、印象和认知,是组织状况的综合反映。特征:(1)主客观两重性

(2)整体性

(3)相对稳定性(4)可变性

(5)企业实态与企业形象的差异性

(书p111)价值效应:(1)资产增值效应

(2)关系构建效应(3)促销效应(4)激励效应(5)扩张效应

3、全面理解组织形象应把握的要点(1)组织形象塑造的主体是组织自身。(2)组织形象感知的主体是社会公众。


(未完,全文共17948字,当前显示148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