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软环境
一、软环境建设的基本知识
软环境是相对硬环境而言的一个概念,它是指物质条件以外的诸如政策、文化、制度、法律、思想观念等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在现有的环境下,这些因素又集中体现在机制上。软环境就是在经济发展中。相对于地理条件、资源状况、基础设施、基础条件等“硬件”而言的思想观念、文化氛围、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及政府行政能力水平和态度等。硬环境和软环境,是依据传播活动参加者的感受所作出的分类。因此,软环境是生产力,优化软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的软环境,是生产要素聚集的洼地、人才向往的高地、商务成本降低的盆地和经济效益提高的福地。哪里的软环境好,哪里就会聚集更多的生产要素,其经济活动就会出活力、出效益。因此,软环境就是生产力,优化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软环境建设对于地区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牵动作用和重要的基础作用。软环境不过硬,发展这个硬道理就硬不起来;软环境搞不好,经济建设就难以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抓软环境就是抓机遇、就是抓振兴,就是抓发展和解放生产力。特别是当前地区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从东南沿海,到中西部地区,到处都在谈软环境,比软环境,抓软环境,形成各自竞争优势。所以,讲发展,谈振兴,就要充分认识软环境建设的重大意义,从而抢抓发展先机。
二、软环境的研究范围
根据软环境建设中涉及政府公共服务领域的范围,我们在设计软环境监测评价体系时,加大了调查指标的覆盖面,将软环境建设调查中的企业问卷和居民问卷均分为七个方面,其中企业问卷的七个方面分别是:
1、政务环境。体现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服务质量、工作态度、工作纪律、依法行政、政务公开、依法行政水平。
2、政策环境。体现地方政府在政策法规方面的贯彻落实与创新情况,即依法规范、保障和服务于社会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外部条件的总和,包括政策的宣传、贯彻、兑现与调整。
3、法治环境。体现本地的综合治理水平,法律法规的完善性,地方政府执法的规范性。
4、市场环境。反映区域市场秩序,竞争的公平程度,经济行为的规范性。
5、产业环境。体现政府对产业引导措施的强度和实际产业配套情况。包括产业结构合理性、产业链的集中度和配套服务的完善度。
6、人文环境。反映区域精神文明建设,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与亲商重商等方面的水平与评价。
7、生活环境。反映企业员工和城乡居民的生活情况、方便程度、社会保障与安全情况等。居民问卷中,政策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和市场环境四方面与企业卷保持一致,而把人文环境与生活环境作为同一方面,同时,居民卷更加侧重居民对全市创业环境和对党委政府的工作综合评价的考量,形成了区别于企业卷的“创业环境”和“党委政府评价”两方面。
三、发展软环境对福建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建设良好的软环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与选择。根据福建的发展实际,切实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只有营造良好的软环境,发展才有基础,才能使一切有利要素集聚到发展上来,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未完,全文共16596字,当前显示124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