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从四个方面来谈学生的自主学习

中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式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我们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就要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习搜集和处理心细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实践性的特点,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些学习方式的共同特点是使学生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而不是权威的讲授者。本文就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谈学生的自主学习的。

一、让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基础

终身学习的必要性,要求我们的学校教育也应该变化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或学习方法。要让我们的教育使得孩子们爱学习,而且还要让孩子们认识到学习是多么重要,多么有价值,多么有趣味。

在学习《云南的歌会》一文时,我考虑如果只把重点放在教师备课上,学生还是在被动学习。况且学生缺乏对云南民风、民俗、民歌的了解,不会产生兴趣。根据这一问题,我在课前让学生搜集,了解各地民歌,并学唱几句。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不仅能唱出几句民歌,还能谈谈其特色,学习兴趣极为浓厚,课堂效果超出想象。

由此而来,在语文教学上,我的观念也由此再一次作了调整:由以前的力求教法生动多样化,转向学法自主多样化;备课也由以前的钻透教材,备细教案,转向摸透学生,根据需要,分层引导。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授之以渔——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条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在初中,要真正地让同学们学会自主学习,光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只能作为学习的内在动机,除此之外还得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


(未完,全文共3005字,当前显示95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