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养殖业抗生素的使用及其潜在危害

【摘要】

细菌耐药性和食品安全问题业已引qi全球的普遍关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畜牧养殖业滥用抗生素对于细菌耐药性的出现和耐药基因的传播qi着重要作用。了解养殖业抗生素的使用现状和滥用抗生素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危害,对wo国限制及禁止畜牧养殖业抗生素的使用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抗生素;畜牧养殖业;细菌耐药性

abstracttheincreasingemergenceofbacterialpathogensresistanttocurrentlyavailableantimicrobialagentscontinuestodriveinternationaleffortstoaddresstheissueofdrugresistanceasamajorpublichealthandfoodsafetyissues.accumulatingevidencesindicatethattheuseofantimicrobialagentsinlivestockbreedingisalsoanimportantcontributingfactorintheemergenceofresistantbacteriaanddisseminationofresistantgenes.therefore,itisimportanttounderstandtheuseofantimicrobialagentsinfoodproducinganimalsandthepotentialriskstohumanhealthforcontrollingandbanningtheuseofantimicrobialsinlivestock.keywordsantibiotic;livestock;antimicrobialresistancewo国畜牧业和水产业发展迅速,据统计,2004年全国肉类、禽蛋、奶类总产量分别达到7244.8万吨、2723.7万吨和2368.4万吨,畜牧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禽蛋和肉类产量均居世jie首位;水产品总量也连续几年居世jie第1,2005年产量已超过4000万吨[1]。为了使wo国畜牧养殖业健康有序发展,生产安全的畜、水产品,了解wo国养殖业中抗生素的使用现状,为控制和限制抗生素在养殖业中的使用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1作为促生长剂的饲用抗生素

1.1饲用抗生素发展

自1949年第一在仔猪和雏鸡饲养中使用抗生素以来,饲用抗生素的应用已有近60年的历史,其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为第1阶段,饲用抗生素为人、畜共用的抗生素。60年代以后,人们逐步认识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及其转移机制和饲用抗生素对人类健康的可能危害,提出了饲用抗生素应与人用抗生素分开,并开始研制专用饲用抗生素。20世纪80年代进入第3阶段,重点是筛选研制无残留、无毒副作用、无抗药性的专用饲用抗生素,并与人用抗生素分开,以保证饲用抗生素的绝对安全。

1.2饲用抗生素存在的问题

因为抗生素作为促生长剂使用所引qi的病原菌耐药性和抗生素在动物体内及其产品中的残留问题,世jie上取消饲用抗生素的呼声越来越高[2,3]。事实上世jie上不少国家已限制或禁止在饲料中使用青霉素、链霉素、4环素、泰乐星、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尚在使用的抗生素,特别是人、畜共用的抗生素,也有严格的限制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批准和限制本国饲用抗生素的品种、应用对象、使用剂量、停药期,制定畜产品中抗生素的最大允许残留标准,制定相关法律条文,设立监查机构监督执行等。


(未完,全文共24841字,当前显示149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