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文化模式的共时性和历史性分析

、应用图腾制研究草原文化的可行

图腾制这种分类方式是否可以成为研究草原文化的理论模型呢。依据以上我们的研究以及对蒙古族图腾起源的实例分析,我认为图腾制是可以作为草原文化的一种理论模型来分析草原文化的本质、精神以及表现形式的。

首先,我们要确定草原文化定义以及其特征。[16]对于草原文化的定义或内涵方面的研究,虽然有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富有创见的意见,[17]但是,就目前我所看到的资料表明仍未有一个得到共识认可的草原文化的一般定义。其主要原因是在于部分研究者是依据一种历时的研究模式,认为草原文化是一种历史性的文化积累模式;部分研究者只是按照部分比较的方式来区分草原文化、游牧文化、农耕文化的异同。而草原文化的界定是对文化概念的一种限定,草原文化应定义为以草原为物质依托所形成的一种文化。草原文化是一种共时(synchronic)和历时(diachronic)综合定义体系。理由是:首先草原文化是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其次,在这个定义中只能是采用物质形态意义上的草原,非物质意义上的草原将会与文化概念交叉或重合。第三,之所以提出草原文化这个名词,其基于的理由就是草原与山地、海洋等自然属性差异而提出的。

草原文化的共时性就表现在以下两种文化模式:一是民族心理意义上的文化模式;一是文明形态意义上的文化模式;草原文化的历时性则表现为原始的文化模式、传统农业文明模式、现代工业文明模式,后现代主义的文化模式。因此,草原文化的这两种模式也可以用如下一些特征来加以概括:

1.地域性——草原文化是基于草原天然物质基础而形成的,这就决定草原文化是具有地域性的,草原的独特的天然特征形成了生活在这里的民族的独特文化特征

2.民族性——依托草原生活的不同民族,因为历史原因而形成特殊的民族文化,同时,各个民族都是依据草原为物质生活的依托,在逻辑关系上,这些作为个体的民族文化内涵关系之间构造出一个共同交集,而这个交集正是草原文化的本质结构

3.复合性——草原文化是文化的一个子集,因而是具有一个历史态的动态的结构,这种动态的结构是由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多个民族和多种生活方式的融合而构成的。例如,内蒙古草原文化中的宗教因素,蒙古族的“长生天”与藏传佛教中的很多教义并存等。尤其是在多元文化发展的今天,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发生着交流。某些原始文化中的成分迅速地与现代文化、工业文化发生接触和交流,使得草原文化呈现出一种多元态势。

4.发展性——即使是人类学中的功能学派也认为文化是进化发展的,只不过是从需求与互动的角度来理解某种文化结构的。草原文化结构中的某些部分是在动态平衡结构中发生演变的。尤其是草原文化中那些与生活和生产方式联系密切的方面,换言之,就是那些草原的独特物质条件影响日常生活的方面,正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未完,全文共8268字,当前显示118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