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核电站事故概率的错误认识

这样理解不对。不是说核电站多了或者运行年份久了,单台事故率就从百万分之一堆年降低为五十分之一堆年。

单台的事故率不因为电站数量变多和运行年限而有变化。

百万分之一堆年不应该理解为1座核电站在1百万年运行期会发生1次事故,应该理解为1座核电站每年出事的概率是百万分之一。

即使一台机组运行百万年,期间肯定至少出一次的概率也只有63.2%,而不是我们想象的100%。

1.1台机组寿期50年运行期至少会有1次发生事故概率为:

p=1-(1-0.000001)^50=0.00005,约2万分之12.2千台机组寿期50年运行期至少会有1次发生事故概率为:

p=1-(1-0.000001)^10000=0.0952,将近十分之一,概率还是很小3.2万台机组寿期50年运行期至少会有1次发生事故概率

等同1百万台机组运行1年至少会有1次发生事故概率等同1台机组运行1百万年至少会有1次发生事故概率为:p=1-(1-0.000001)^1000000=0.632,即63.2%,并非肯定发生

可见,那种说事故率为百万分之一堆年,全世界建2万座核电站,事故率就成1/50了。也就是五十年肯定有一次事故是错误的。

一台机组100万千瓦,2000台是20亿千瓦,中国2013年装机容量约12亿千瓦。从目前世界装机容量来看,暂时还不会超过2000台机组,整个寿期每年出事故概率约10%

第二篇:核电站事故知识核电站事故知识

核电站氢爆炸危险有多大。

根据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网站等权威机构公布的资料,氢爆炸不等于核燃料泄漏。核燃料从里到外分别由金属外壳、压力容器和安全壳保护,其中金属外壳由锆合金或不锈钢等制成,它将具有放射性的核燃料与外界隔绝。

此外,氢爆炸与核弹爆炸有本质区别。即使最坏的情况发生,核反应堆内的核燃料棒熔毁爆炸,它也不会变成核弹,因为核电站使用的核燃料浓度非常低,其有效成分铀-235含量约为3%,而核弹中铀-235含量高达90%,这么低的含量不足以引发核弹那样的剧烈爆炸。正如啤酒和白酒都含酒精,白酒因酒精含量高可以点燃,而啤酒因酒精含量低不能点燃一样。

但不能因此说氢爆炸不危险,主要的担心是它可能炸毁保护核燃料的护罩,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

哪些放射性物质被泄漏。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网站等公布的资料,对一个受损的核电站来说,会释放两类放射性物质,一类相对来说危害不大,另一类则要危险得多。

对人类危害较小的一类放射性物质是氮-16和氚等。一般核电站都会产生这些物质,它们在经过衰变达到允许标准后将由高空烟囱排到大气中。当然,人们无须为此担忧,因为氮-16会快速衰变,时间仅数秒,最终变为氮这种空气中最常见的惰性气体;而氚这种氢同位素无法在空气中远距离传播,也无法穿透人体,只有大量吸入才对人体有害。

比较令人担忧的是碘-131和铯-137,它们是随着反应堆释放的蒸汽泄漏出来的。

碘-131需要数月时间才会完全消失,它将通过受污染食品,特别是受污染奶制品,进入人体在甲状腺内聚集,引发甲状腺疾病甚至甲状腺癌。日本政府将向核电站附近居民发放碘片,以防止碘-131可能造成的危害。

铯-137会损害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并增加患癌几率。铯137的半衰期为30年,不太容易消除。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1986年发生事故,核电站周围地区的土壤中至今依然存在这种放射性物质。

第三篇: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贴耳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

事故事件


(未完,全文共10887字,当前显示140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