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和谐拯救危机

新学期开始,系上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一部大型系列公益片——《和谐拯救危机》。《和谐拯救危机》拍摄于2006年,完成于2008年,是以共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为主旨的公益节目。这部公益片的主题内容以深入介绍、弘扬中国五千年来的儒、释、道三种传统文化思想为主,详细剖析当今全世界范围内的各种环境和人文危机的由来及化解方法。

看完这部公益片,感触很深。虽然我们不能像净空法师一样清心寡欲,可是我们可以尽量减少日常生活中的烦恼。而唯一的办法就是从自己本身出发。我们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一颗爱心来面对人世间的一切。现代社会物欲横流,人们越来越浮躁,人们的心灵也由于浮躁而缺乏了平静,自然也无爱心可谈。物质生活虽然越来越丰富,可是身边却有越来越多麻木的脸,发直的眼睛,当我们面对越来越多的人所流露出的冷漠和对立的神情,我们可以做什么呢。我们可以做的就是用“爱”感化别人,同时也提升自己。

法师在开篇就讲到了“爱”,他说。“宇宙之间,宇宙的中心应该是爱。所有一切爱与感恩的图案是最美的。”我们先不说科学家的论证,单单一个爱字,就说明了一切,爱自己,爱别人。在爱的世界里没有怨恨,没有彼此的伤害,整个宇宙就是一个“爱”。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中,如果大家都能用爱心去理解他人,给予帮助,那么社会总归是会朝和谐的方向发展。这是我观看后的第一点感受。

其次,我们要学会宽容大度。现代生活,人们讲究的是办事效率,每个人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苛求自己也苛求别人。其实,静下心来想想,我们追求的到底是什么,每天患得患失的又是为了什么。人的一生如此短暂,又是如此渺小,若让心灵羁绊于个人恩怨、得失中,人生又有什么快乐可言呢。所以,生活中,宽容、理解家人,学习中,宽容同学,和谐相处。宽容他人即宽容自己。我想,那样我们的心灵也会得到充分的和谐。

最后,我们要知足常乐。现在的人们生活的那么不开心,大多原因是他们追求的太多,常常会拿自己跟别人比较,若比不上别人,心里就会非常沮丧。人类

历来就有乞丐自得其乐的故事。因此,人的快乐与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我满足的内心感受和健康舒适的心理状态。所以,正确认识自我,不盲目攀比,做好本职工作,认真、扎实、努力的走好每一个步,这样我们才能保持一份恬淡的心态。

其实,在我们国家5千年历史文化中,古人已有了和谐的概念。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说过:“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许多的民间谚语,比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也都体现了和谐在人们心中的价值与地位。所以,只有在充满爱心、富有同情心的关爱和互助的社会中,我们才能生活得更幸福、更美满,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更加欣欣向荣。但同时,和谐也要求我们在生活中求同存异,学会宽容与包容,但不能去纵容。有差异就有博弈,有博弈才会有竞争,有竞争才会有发展。不能靠消灭差异来求同一的标准以达和谐,单极统一就无所谓和谐。求同存异需要靠宽容与包容来实现,但不能纵容。当我们纵容了科技的高速发展后,换回的是加剧了生存环境的退化。因而,在宽容和包容中把握好度,才能更好地实现和谐。

第二篇:《和谐拯救危机》观后感净空老法师和李叔同是完全不同风格的人,想当年会作诗、会填词、会书法、会作画、会篆刻,又会音乐、会演戏的李叔同,“二十文章惊海内”,他作的《送别歌》,“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传唱至今,他随意的诗和题字都是那样的优雅别致,可是他为了得到大道的快乐,抛弃妻子跳到红尘外,木鱼粗钵入佛门,从此与世隔绝,恪遵戒律,清苦自守,传经授禅,普度众生。


(未完,全文共9194字,当前显示146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