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孝老爱亲—冯云

——记贺兰三中“孝老爱亲”模范冯云老师

先进事迹材料

2012年11月23日

爱心盈盈,亲情融融

———孝老爱亲模范冯云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明孝道,知荣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大力提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今天,冯云同志以孝道为荣,以奉献为荣,几十年如一日,将自己的爱心一点一滴地倾注到母亲身上,他用赤诚孝心,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做出了美好的诠释。

冯云老师,男,现年46岁,大学本科,是贺兰三中一名英语教师,兼英语教研组组长,在工作中他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多次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在生活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儿,为人夫,为人父的高贵品质,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

一、常怀一颗孝顺之心

冯云虽然每天工作很忙----兼任英语教研组组长,同时带领全组老师忙于区级课题《农村学生英语课堂生活化的研究》相关资料的整理与收集,但是在他心里:父母一辈子经历的苦难不可胜数,孝敬老人,赡养父母是一个人做人最起码的标准,人人都要有一颗孝敬父母的心。

良知不仅仅要埋在心里,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在行动上,特别是自从冯云的母亲因多年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而急需手术——搭支架的一个月里,其他儿子又不在身边,母亲急需人昼夜护理。为了更好地照顾老人,他多方打听,为父母在县城离自家不远的居安苑买下了一套一楼两室一厅的经济适用房。平时一下班,他及时赶往父母家,

如果老人有不舒服或者有个头疼脑热时,他就及时请医生、买药、煎药等,忙个不亦乐乎。为了父母的晚年幸福,他一有时间就到父母房间,陪老人看电视、聊天、多次给生病的母亲洗头、洗脸、洗脚,剪指甲,精心关照父母亲的饮食起居。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在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冯云同志是无怨无悔地践行着他的贤孝美德,成为一方楷模。

2007年冬季,时逢瑞雪过后,寒风料峭的“三九”寒天。一天傍晚,他发现母亲的状态不正常,已卧床不起一周,就急速联系车辆,将老人及时送往宁夏附属医院,经过了一周的抢救,老人恢复了清醒状态,又经过了十多天的治疗,才出院回家修养。在母亲住院期间,他与家人寸步不离地守护在母亲身边,每天打点滴换药,擦洗身体,搀扶老人大小便,从不嫌弃老人,从没有一句怨言,相反,还经常安慰老人。多年来,老人多次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每次他都这样守护在母亲身边。

常言道:“顺者为孝”,老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每当这个时候,他就对妻子儿子说,不要和老人计较小节,尊敬老人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虽有时我们年轻人不爱听,但绝无恶意,我们要耐心听,等听完再做解释,这样就会化解某些误会。下班后的他,就立刻赶往父母家,帮父母收拾房间,做饭,休息日陪着老人聊聊天,散散步。他对孝的理解是:“老人把儿女养大不容易,儿女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应该付出最大的努力和代价。”他矢志不喻的用自己的大爱将多病的母亲、高度近视的父亲的舒心和快乐始终放在首位,以自

己崇高的道德素养演绎着人间纯真的孝道情怀。

二、常怀一颗慈爱之心

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深知知识的重要性,即使工作再忙,负担再重,他也从不放松对儿子的教育。他时常教育儿子,学心要刻苦,生活要俭朴,对人要和善、对长辈要尊敬、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诚信,并在很多方面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儿子。身教重于言教,在他的感召下,儿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小小年纪就充满了孝心,爱心,上进心,有好吃好喝的总是先拿给长辈吃,坐公交时遇到老人总是让出自己的座位,于是儿子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好少年”等。

三、常怀一颗关爱之心


(未完,全文共11006字,当前显示145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