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乡村美术教育★

第一篇:乡村美术教育乡村美术教育

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今的美术课很多内容都是学生自己动手绘制,而无论是绘画还是制作都需要必要的材料,如颜料、画笔、剪刀、多种纸张等,几乎每堂课的要求往往都不一样,我从教于一个较为偏僻的乡村教学,这里很多学生的家庭生活条件有限,或家长不予支持,或学生不予配合,或因家、校偏僻,无处购买等等原因,要什么没什么,使得美术课也难以开展。几次上美术课,在要学生们动手的时候发现很多的学生连铅笔都没有。色彩就更加,对于色彩教学根本就不知道从何下手,教学中大部分时间就只能干瞪眼,更别说什么作业展示、灵动涌现的场景出现了。

第二篇:浅谈开展乡村美术教育的体会[精选]浅谈开展乡村美术教育的体会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才需求的多元化,教育表现为空前的活跃,素质教育逐步提上日程。乡土美术是乡村美术教育的一个特色,但在乡村学校教学中似乎并没有好好地利用,让孩子在自然的环境里接受艺术教育才是理想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最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艺术化、知识的趣味化,使孩子学得更加投入,更加具有个性。

【关键词】

走进自然细心探寻克服困难力争传承

【中图分类号】

g623.7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4)06-0211-02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逐步得到社会的重视,对人才的要求也开始多元化。现在的教育逐步与世界接轨,同时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加倍关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社会需要多种类型的人才,那么,对于从事农村基础教育的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产物,而对于身处边远山区的我们,如何对孩子进行美术教学,如何让孩子们在有限的条件下学好美术,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我们要利用山区的特点,乡土美术是我们挖掘的一个特色题材,它本身就是一座艺术宝库,但在乡村教育中似乎并没有好好地利用,忽略了这一资源宝库。让孩子在自然的环境里接受艺术教育才是理想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最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艺术化、知识的趣味化,使孩子学得更加投入、更加有个性,有艺术性。

一、乡村美术教育现状

目前美术教育在乡村学校很不受重视,在乡村一直以来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深远,美术课程在老师、家长、学生的眼中无足轻重,可有可无,认为美术学多学少问题不大,这些偏见和现象直接干扰着美术教育工作的正常进行。在乡村,对美术的教育只是局限于教材,对于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校外的美术活动和与乡土美术有关的活动则是少之又少,更谈不上去美术馆参观美术展览、美术作品。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艺术教育一直以来往往只注重技能的传授,急功近利,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不重视孩子对美的感受和表现。这就需要我们去挖掘一些适合的乡土教材去让孩子感受美、创造美。

二、发现美、创造美

法国著名雕塑大师罗丹曾说过:“……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而这个发现就需要我们能够留意身边的事物,发现身边的美,通过观察分析来获取。我们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生活,教会学生对美的享受,而这就需要生活的积累。通过学习乡土艺术,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加学生的生活积累,让学生从小就受到艺术的熏陶。针对乡村小学的实际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未完,全文共6241字,当前显示133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