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农村问题之赡养刻不容缓

社会实践报告

农村养老问题刻不容缓

-----关于筻口镇农村老年人赡养问题的社会调查与研究

院系: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班级:1004班

调查人姓名:

学号:

2012年08月26日

农村老年人的生活仍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一些高龄、特困、空巢老人,他们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

表一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空巢老人数372农村农民退休人数4

调查对象老有所养情况救助型养老五保供养人数0低保供养老人数35重度残疾老人数3自己劳动和子女供养人数23

1、日常生活困难目前该镇养老主要有退休金养老、政府救助金养老、劳动收入养老和子女供养养老四种。从表一中看到,农民靠退休金养老的只有4人;靠自己劳动收入和子女供养有23人;其余绝大部分老人养老则主要靠救助金养老(五保、低保、重残)。低龄且身体健康的老人靠劳动收入生活还能自给,而高龄或身体状况差的老人单纯靠子女供养就比较困难,尤其是特困、空巢老人,经济来源少,生活艰难。表二筻口镇老年人医疗费用承担情况费用分担个人负担%62.4医保报销%政府补贴%8.828.8

2、医疗负担重依上表,农村医疗负担重,医保报销和政府补贴比例低,导致部分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老人不能及时甚至不愿意就诊。调查中问及“您认为您家人在老人家庭赡养问题方面做得如何。”,回答如下:

选项小计比例

a.不好b.一般c.好d.非常好

141292

37.84%32.43%24.32%5.41%

3、照料陪护缺失大部分老人们对自己儿女不满意,有的是因为被自己的儿女与孙儿隔离,无法享受养绐弄孙乐趣;有的是因为儿女所给费用太少,无法温饱;甚至有的儿女将自己的父母随意搁置在破土屋视若无睹,更甚者则为“空巢老人”......即使是朝夕相处的家人,也会因种种原因而有不快与抱怨。家住李何村的袁奶奶,今年64岁,提起儿子小李,她语带不快:“很孝顺,就是陪我太少。”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打工,他们迫于岗位的竞争压力而忙于工作,无暇顾及父母。据调查统计,家中无儿女在家的有21个人。同时,一些青年夫妇重视子女的教育和成长,将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财力

都倾注在子女身上,产生了“重幼轻老”现象,对老年父母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二)这种状况下产生的结果

农村家庭养老的方式,是每年给老人拿一定数目的钱、粮。现在子女越多的家庭越不养老,轮到该哪个子女家养了,都不想管。“看来子女不养老,在农村将会是个愈演愈烈的趋势”。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留守老人有无精神上的孤独苦闷。大多数人认为:“农村的老年人没多大奢想,只要能吃饱穿暖,不生病,媳妇不烦嘴,就叫‘晚年幸福’了。”这种想法是源于农村长期以来精神生活领

域的相对薄弱,更反映出他们面对经济大潮冲击时的无奈。当这两种情况无法得到很好的解决之时,老人们的生活只能用一个词来表达,那就是“挨”,挨日子,很难谈得上什么“幸福的晚年”。

(三)对农村养老的个人思考

老人特别是农村老人的生活,包括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生活相对比较空乏、比较单调。当没有子女在身旁时,对于偶尔回一趟家的你,是依恋的同时也是无奈的理解。当他们生病时,你们无从照料。当他们空虚寂寞时,你们无从安慰。工作无法安心、孝道无法敬到。不和谐家庭已成为社会和谐的难点问题。那么造成这些状况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状况会带来怎样的结果。如何去妥善解决这个问题呢。下面,是我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和思考。

1、儿女不尽赡养老人义务的原因

在农村,为何有的儿女不尽赡养老人的义务。为弄清这其中的原因,我调查了本村的部分老人及年轻人,他们都对赡养老人这个话题谈了自己的看法,经归纳,子女不赡养老人主要有下面几种原因:


(未完,全文共21043字,当前显示150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