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六论法

胡金晶

摘要。南齐谢赫在《画品》中首次提出了“六法”论,成为中国美术史上影响最深远的美学理论之一。从表现对象的内在精神、表达画家对客体的情感和评价,到用笔刻画对象的外形、结构和色彩,以及构图和摹写作品等创作的各方面。因此,后代画家始终把“六法”作为衡量绘画成败高下的标准。“六法”论在中国绘画界和美学理论界一直被运用着、充实着、发展着、丰富着,从而成为中国古代美术理论最具稳定性、最有涵括力的原则之一。

关键词。谢赫、“六法论“;山水画。

南齐谢赫在其《古画品录》中提出了较为完备的绘画理论框架,主要体现在该文的前一部分,史称“六法论”。六法最初是谢赫对三国至齐梁间的二十七位人物画家的画品排序所给出的理论依据。其内容是:“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六法者何。

一、气韵生动是也;

二、骨法用笔是也;

三、应物象形是也;

四、随类赋彩是也;

五、经营位置是也;

六、传移模写是也。”从画面意境效果,用笔用墨方法,造型结构规律,色彩运用原则,画面布局形式,传承学习手段等都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精准的概括,六法成为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评价标准和重要的审美原则,同时,也完整地确定了中国画创作的艺术规范。“六法论”之于山水画,具有通约性。对于山水画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影响深远。

“气韵生动”或“气韵,生动是也”,是指作品和作品中刻画的形象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在山水画中是一种审美观。就是所表现的画意是否具有节奏韵律感,是否生动有力。气韵则更多的指人物的全体尤其姿致谈吐所传达的内在情性,或者说内在情性的外在化。唐伯虎曾说:“画当为山水传神。”也就是说山水画最传神达意。山水画沿着追求古典写实向崇尚意趣一步步递进着、演变着、发展着,从尚质到尚意,不论山水画的精神取向如何变迁,而气韵生动的审美法则依旧被保持着。在最近的山水绘画中,看了四王的画,让我感觉到了画家在画画时的那种气韵。能够表现出物我为一的生动的气韵,至今也是绘画和整个造型艺术的最高目标之一。

“骨法用笔”或“骨法,用笔是也”,是说所谓骨法及与其密切相关的笔法。在山水画中是一种笔墨观。在山水画创作中,再精到的形象,再巧妙的构思,都得靠笔墨去实施。用墨的地位仅次于用笔,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并与用笔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实际上墨法比笔法更难掌握,具有独特的规律。在山水画中,笔形墨韵可以无限地变化与生发。当时的绘画全以勾勒线条造型,对象的结构、体态、表情,只能靠线的准确性、力量感和变化来表出。在这方面我不是表现的很好,就想当时的绘画一样,只注重外表的一些东西,因此借用“骨法”来说明用笔的艺术性,包涵着笔力、力感、结构表现等意思在内。

“应物象形”或“应物,象形是也”,在山水画中是一种造型观。是指绘画的形象刻画要以客观自然为依据。东晋顾恺之“以形写神,神形兼备”的理论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造型法则,说明了造型技巧是绘画的基础和前提。舍形而论神,绘画便失去了依托。山水画的造型要以客观自然为依托,为凭借,不能随意地主观臆造。应客观地反映事物,描绘对象。但作为艺术表现,可以在尊重客观自然的前提下进行取舍、概括、想象和夸张。


(未完,全文共18580字,当前显示132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