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古尔邦节小记

作者。王登登汉族天水师范学院定岗支教大学生疲惫的心,和着乏力的身子,在办公室慢腾腾地划破了纸笔。古尔邦节,第一个颇具实际感受的异域节日,给人留下了难以抹掉的痕迹。

那就先从与高老师同住的两个晚上谈起吧。说起高老师,得客观描述,不能一针见血,片面概指。那两个晚上,我们无话不谈,无论他是自出自擂,还是实话实讲,都让人更深透的了解了他。为人谨慎小心,天生开朗洒脱;举止大方,无有做作,直言直语;脑子聪明,机灵鬼滑;懂得关心人,但不会关心人;操一口半纯正的秦安话,人生阅历极为丰富;懂得享受和保护自己,致使自己不轻易相信别人,一切的一切,都可以从他的所作所为,细心观察得知,俨然他对我们还是比较在心的。

冬日的寒气,侵袭每位同学的身体;高照的太阳,照不暖身处他乡的心魂。走在大街上,每碰到同是支教实习的同学,看着他们或三或两地结伴而行,之间产生的默契和团结,内心倍感亲切。心想,不管他们之间再有不和,走在一起便是团结。心中的一股力量早已与他们同在。而现在走在不生不熟的大街上,回想起刚到此地,对方向的迷茫,对异乡万事万物的好奇,在心里还有些余悸。

话落从前,就谈谈与我们称兄道弟的孙主任吧。你可以叫孙主任、孙哥或是彬哥。为人憨厚朴实,谦虚细心;态度温和,言谈优雅,举

止大方;责任心强,谈心交心,是位值得深交且难得的友人。他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们这些远离故土的同学有了心安踏实的根基,对所处的困难,从未感到是什么苦楚。

苦楚。难道是在支教一线,徘徊于温饱边缘的问题吗。不是。难道是气候恶劣,不适应而心志不坚的问题吗。也不是。难道是任务太重,压得喘不过气来而伤神的问题吗。更不是。排除这些大问题,小困境就不在话下了。身处大石头,梦在大石头,一行八人,平分两组,不管是新大石头还是老大石头,都是积极上进的年轻人,相信我们会有很大收获。同在木垒的,同在昌吉州的,相信回家后有很多道不完在新疆的故事,一次次的不料,都是惹人心神的冲动,到那时候,看着他们对新疆向往的眼神,咱们便可以以长辈自居,玩他个心驰神往。

心思回转,说一下哈萨克民族的古尔邦节吧。这个节日,留给我最深的,便是相当于汉族拜年的拜年习俗和丰富的餐物。每进一家,席地的大桌上摆满了这里的特色干果,夹在中间的还有产于这里的精包糖类,酥油和奶茶当然是必不可少的,这些东西看着眼馋,吃着更是有味儿。在一家的停留时间就是以吃完羊肉为标准的,之后便是下一家子。听老师们说,以前他们一天要转上三四十户,现在不那么转了,一天也就六七户吧。从宝吾尔江副校长家到别克江主任家,再到叶力巴哈提老师家,转道又拜往努尔扎提校长家,回来又去了卡莉玛提老师家,坐车取道艾山江老师家。每逢一家,都有好酒款待,有美肉敬客,主人的高兴都不言而喻。起先,问了某些老师,去拜年要带些什么礼物,老师有趣的说,只带些牙签就行了。本以为开玩笑,不

料罗老师领着我们这些“不懂事的孩子”,真的什么都没带就去了。原来这是风俗,只要你去了,就是对人家莫大的敬重。

习俗上来说是不喝酒的,可是如果是远方尊贵的客人,那就要小酌三杯了。那天我们每家两瓶,到后来都醉醺醺的,只是一块的韩永宁醉的最醺,先是左摇右晃,满口酒言,尔后便是失控难立,不知意识。唉,只能叹息,姜还是老的辣,罗老师酒量压群,最后还能扶小韩回来,自己回家,真是佩服。彬哥带着些支教学生,也去拜年,回来还是意识不清„„

其实,那夜,我们都醉了。梦从古尔邦节的余味,转向了阴历十五,夜的圆月里。言语怎能描述得细腻入微,只有路走了,便才知两边的景色。这一丝一毫,如此神阙,怎能忘怀。


(未完,全文共9868字,当前显示146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