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11月3日学习体会

上午,我们要去江桥小学,司机是个涂着粉色指甲油、会戴着墨镜开车的中年女人——精致至极的上海人,我不由暗道。

江桥小学与卢湾二小的精致与古朴相比,这里多了一些现代和宽阔的感觉,与顺德的学校比较接近了。

听了王老师的一节视频课,据说是获得全国品社一等奖的。带着几分倾慕与虔诚,我们很认真地听着。不难看出,老师课前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这节课的,从课堂中展示的众多幻灯片资料,还有实践活动的一些工序中呈现。这点在后来王老师的说课中得到证实,他说花了一个月时间去搜集素材。我不由暗暗佩服这个老师极端认真的工作态度。但同时,我也思索,为了一节视频课,要耗费比常态教学课多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也不可否认,整节课流程非常清晰,过渡也很自然,环环相扣,没有什么多余的环节,教师的话有些也充满诗意,而且最重要的是教学设计不错,新颖、独特,实践性和预设性较强,形式多样,容量很大,也能很好地实现品德与社会的整合,甚至涉及到综合实践的元素,值得学习的地方非常多。我一边看着,也一边暗暗记下,对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很有启发。但是,也看出一些有待商榷的地方。其一形式多样,但是正因为这样,使得这节课看起来像是赶场,一个环节接着一个环节,过渡语的精心设计原来都是为赶下一场做一个形式上的牵引,注重其功效性,却有点忽略内涵;其二环节太多,老师太贪心,什么都不舍得扔下,一一捡起,形式重于内容,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就少了很多,每个问题看来都是走过场,没有真正让学生去体悟和认真参与,蜻蜓点水,芝麻绿豆一起抓;其三,老师的激情不够,看起来一直在背教案,没有参与进去,像一个局外人,他的任务似乎只剩下将事先设计好的教案和课件适时呈现;其四,老师有个毛病,语言不够精炼,总是会习惯地将每一个学生的答案做个评价,或者干脆做无意义地重复,其实,当学生已经表达很好了,就不需要再说什么了,依次叫下一个学生就行了,而老师不放心似的加上一两句,显得很画蛇添足,甚至有时候,他补充得还没有学生好,这样,既降低了课堂效率,又压榨了学生发言的机会,得不偿失。与此等等,不一一赘述。当然,我这样去评价,并不代表我自己就能上好这样的课,很多时候,或许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或许,我去上,比他差远了。

下午听得是徐阿根校长的课,这是一个很有实践经验的老教师了,长期在教学第一线主抓中学教育。他给我们整个的感觉是一个很善于观察和研究的老师,并且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很可敬的一个老人。作为校长,他真是实实在在地认真搞教育教学工作,而且切切实实在为老师和学生的成长做出努力,我很佩服这样踏踏实实搞研究的人。

今天徐校长与我们分享的是《教学特色形成途径与规律》,由于他做了许多具体的工作,经验非常丰富,深入接触到的老师和学生也很多,在促进别人成长的同时,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因此,有效的案例有很多。他如数家珍,给我们的启发很多,其中有两点最为受益:


(未完,全文共13479字,当前显示1202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