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浙江省高考招生制度改革 多元化选拔

第一篇:浙江省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多元化选拔素质高考多元选拔——浙江省积极探索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摘要。推进高校招生多元化改革是《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任务,也是科学选拔人才的改革方向。浙江省通过实行分类测试、分层选拔的新课改高考制度,三位一体的招生选拔评价新模式,多元化的高职高专招生改革,平行志愿的录取办法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形成多元化招生考试评价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宏大的系统工程。早在2010年,结合高中新课改实践,我省就开始进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总体设计,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尊重基层群众的创造、呼应一线师生的关切,集全省之力、汇四方之智,广泛调研论证,形成了具有浙江特色的分类测试、分层选拔、多元评价、择优录取的招生考试制度框架,这一改革思路及实践探索与日后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有关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精神高度吻合,也受到社会的普遍好评。

一、浙江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

我省考试招生改革旨在着力解决长期困扰教育系统的四方面难题:与高中新课改的有效衔接、推进优质轻负高效的素质教育、适应高校培养创新性和应用型人才、深化公平正义。围绕上述思路,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

(一)分类测试、分层选拔的新课改高考制度

与我省高中新课程改革相衔接,新课改高考方案实行在全科会考基础上的分类测试、分层选拔、综合评价、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模式。主要有五方面改革:一是从统一选拔考试到学业水平测试(高中会考)、综合素质评价和统一选拔考试三位一体的多元化招生考试评价。高考成绩作为投档的唯一依据;会考、综合素质评价进入电子档案,在已投档考生中作为学校择优录取的重要参考。二是从单一考试科目到分类设置考试科目。根据高等院校、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按考试科目、内容和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将测试和选拔科目分为三大类:一类科目组(重点本科批)为“3+x+自选模块”;二类(普通本科批)维持原有“3+x”科目;三类(高职高专批)在保持“3”(语、数、外)的基础上,设技术科目(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与分类测试相对应,实行分类分批划定分数线。

三是从单一选择到多重选择。对高校来说,现行第一批院校可自主选用第一类还是第二类科目组;可根据培养目标对会考成绩提出等第要求。对考生来说,包括三大类的选择、模块的“18选6”,技术和英语听力考试时间、次数和考试成绩的选择。

四是从一次考试到有条件的部分科目的多次考试。技术和英语听力考试安排在平时进行,一年提供两次机会,

3、9月份各一次,学生可最多参加两次考试,成绩两年有效,选一次成绩计入总分。这是多次考试的制度设计。

五是从学校集体报名到社会化报名和学校报名相结合

(二)三位一体的招生选拔评价新模式

作为对新课改高考方案的深化和完善,我们对多元化评价的思路进行了新的路径设计,将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校招生评价的要求落到实处。2011年,我省首次在浙江工业大学、杭州师范大学进行试点,按“自主测试、参加高考、综合评价、提前录取”的模式,将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成绩按一定比例合成综合成绩,择优录取。

当年,浙江工业大学试点计划100人,报名325人,入围220人,录取100人。杭州师范大学试点计划160人,报名2103人,入围735人,录取160人。两校共录取260人。录取学生质量保证、专业性向稳定,试点受到学校、考生、社会各方好评。


(未完,全文共29216字,当前显示141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