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调动职工积极性的思考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要求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把人民群众以及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都充分发挥出来,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贯彻落实这一重大部署,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职工创造力,努力提高职工整体素质,为企业三个文明建设多作贡献。

一、当前调动企业职工积极性的困难之所在

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形成了经济结构成份多样化,组织形式多样化,劳动用工多样化,分配形式多样化,给一部分企业职工队伍稳定带来了不利因素。职工队伍的思想状态不能不令人担忧。其主要表现:一是职工对经济形势的看法比较悲观;二是对自身的主人翁地位存在失落感;三是社会不同阶层和群体之间收入差异过大、贫富差距扩大存在不满。这些矛盾的存在是国有企业改革中调动职工积极性的困难之所在,解决问题的方法必须立足于产生矛盾的根源。影响职工群众积极性有多种因素,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法:一方面是职工的主人翁政治地位下降,另一方面部分国有企业在重组改制中,

侵犯了职工利益,相当部分职工收入无保障。政治地位和经济利益决定了一个阶层或一个群体不同的价值观,处理不好就会影响职工队伍稳定、影响社会稳定,也就谈不上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调动职工积极性必须牢固确立职工的主人翁地位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工人阶段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作用所决定的。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所领导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部活动与整个过程,都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段,这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要坚持这一原则,就必须对工人阶级现有的社会地位作一个实事求是的分析。

1、产权制度的改革并没有改变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职工原有的身份在不同企业已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在国有控股企业,职工仍然是国有股的主人,也是企业的主人;在原属于国有企业的职工,通过拍卖、租赁已经不再具有公有制的性质,在经济上职工已不再是企业的主人,但在政治上还是国家的主人,作为国家的主人有权参与企业的决策和管理;在股份制企业中,实行职工个人持股,使职工的身份和地位发生了重大变革。职工作为企业的主人和生产资料的具体所有者为其民主参与企业决策和管理提供了新的、可行的途径,在这种企业,职工的主人地位有所提高。由此看来,现阶段职工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并没有改变。但由于一些性质复杂,加之企业自主权的扩大,法人代表一唯追求个

人利益的最大化,要确保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实际上已不那么简单和容易。


(未完,全文共15696字,当前显示125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