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关于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为更好地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城市转型技术人才,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近日,市委政研室与市教育局组成调研组,深入到部分区、职业学校和企业,通过实地调查、座谈讨论、查阅有关资料等形式,就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全面了解了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市共有市属职业学院2所,中等职业学校16所,在校学生6.6万人。全市有技工学校8所,乡镇(街)职成教中心56所,各类培训机构200余家,年实施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0万多人次。

(一)职业教育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有效地促进了劳动力转移。我市职业教育共开设57个专业,特别是结合地方产业发展设置的数控机床、煤化工、机械加工、旅游等专业,为转方式、调结构培养了大量实用技术人才。每年职业学校培养输出的毕业生达2万人,其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占近90%,有98%以上的人员实现了城镇就业。另外,通过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每年转移城乡劳动力近3万人。目前,职业教育和培训已成为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重要渠道。滕州市还被确定为全国新型农民培训联系点。

(二)职业教育的育人质量显著提升,有力地拉动了社会就业。职业教育以质量为核心,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半工半读、订单培养、冠名培训”等教学模式,实现职业教育和就业岗位的零对接,提高了育人质量和就业率。近三年来,在我市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有137名分别在全国、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在今年举办的全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有5人获得一等奖,奖牌总数列全省第4名。五年来,全市累计有6000多名中职毕业生被录取到高等学校继续深造,在市内外推荐就业近10万人,毕业生推介就业率达95%以上,有些重点专业学生就业率高达100%。

(三)职业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集团化、特色化取得新突破。通过“挂靠、联合、撤销、转型”等方式进行整合、调整,先后调减中等职业学校20多所,校均规模由以前的500人扩大到现在的2000人。滕州市整合职业教育资源设立的职业教育中心,办学规模达到10000人。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跃上新台阶。市职业中专、薛城职业中专和枣庄科技职业学院牵头,联系178家职业院校、行业协会及大中企业,分别成立了枣庄市机械电子职教集团、枣庄市数控技术职教集团和枣庄市现代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实现了资源优化和共享。在专业发展方面,我市有7所学校的10个专业被确定为全省职业教育示范专业。薛城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级骨干示范专业,省中职数控专业培训基地;台儿庄区职业中专与青岛青纺联合办学初见成效。

(四)职业教育的基础建设不断增强,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一是重点职业院校建设不断加强。近年来全市职业院校累计投入6亿多元,新征土地1600多亩,新建校舍40多万平方米。枣庄职业学院、枣庄科技职业学院、薛城区职业中专实现了飞速发展。目前,全市有4所学校被确定为全省骨干示范性职业学校。二是实训基地建设明显加快。市、区职业技术学校先后通过国家拨款、财政帮扶、地方配套、世行“农民工培训与旅游业”贷款等方式,共投入资金1亿多元用于实训基地建设,共建成实训厂房6万平方米、实训中心50个。三是师资队伍力量不断壮大。近年来,共组织选派近1000名骨干教师参加国内外的各类专业进修和培训,提升了职业学校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水平。同时,通过组织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锻炼,从企业单位选聘兼职教师等方式,切实壮大了“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职业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未完,全文共23574字,当前显示145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