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土地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铜陵市土地资源情况及利用现状

铜陵地域面积小,境内多丘陵,耕地后备资源非常匮乏。与大建设、大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相比,土地供给严重不足。

一是人均土地资源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2010年统计数据,全国人均土地约10.5亩、拥有耕地1.4亩。而我市人均拥有土地2.25亩,人均耕地不足0.6亩。

二是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大。2006年至2010年期间,铜陵城市化率从48.7%提高到63%。同期,铜陵年均建设用地增长速度达到20%,特别是近年来新上项目占用新增建设用地比例大幅提高。

三是人均占有建设用地水平较高。城郊及农村建设用地分散,存在较多的“空心村”现象。

四是工业用地集约化程度近年有所提高但仍低于较发达地区。2010年,我市开发区平均投资强度约110万元/亩,产出效益为150万元/亩。同期,合肥经开区和高新区的投资强度为200-250万元,芜湖开发区的投资强度为150-180万元。

五是土地闲置或低效利用现象仍比较普遍。从区域上看,主要分布在铜胥以东,泰山大道以西等区域;其余分布在大桥经济开发区“大通工贸园”及铜陵县金桥工业园;从项目类型上看,闲置土地主要涉及纺织、铜产品加工、机械制造、电子材料等产业,特别是一些一次性申请用地500亩以上的大型项目闲置土地较多;从时间上看,主要是在2007年工业用地招拍挂和控制指标制度未实施前形成的。

二、近期我市在提高土地利用率方面所做的探索

一是实行“三集中”,即工业向工业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

原则上不在工业园区外,审批单独选址新建工业项目。全面推行人口向城区集中的做法,集中建造安置住宅小区。截止2010年,全市共选址19宗土地,用地面积约110.9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80万平方米,安置拆迁户近2万户。初步测算,此举可减少新增建设用地3600亩,节地效果显著。

二是挖掘内部潜力,提高集约利用水平

一方面采取多项举措鼓励企业通过整合挖潜,利用老厂房翻建多层新厂房,同时通过有关税费优惠,鼓励企业腾出老厂房或空置厂房依法转让、出租给其他小型企业作生

产用房,另一方面通过控制规划指标提高集约利用水平。

三是在工业园区内推行标准厂房建设

通过规范标准厂房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用地难的问题,实现了土地集约利用与降低初创投产成本的“双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四是处置闲置土地,盘活存量建设用地

市政府出台了《铜陵市闲置土地清理工作方案》,对全市各类闲置土地、低效利用土地和工程进度缓慢的项目进行全面清理登记,依法认定并分类汇总提出处理意见。

五是在新农村建设中积极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开展以田、林、路、水、村为重点的综合整治,最大限度地保护耕地,集约用地。

三、目前我市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入园企业控制不严,投资强度不高

有一些企业在取得土地后,迟迟不动工建设、或将项目分成一期、二期、三期直至遥遥无期,一方面造成了大量的国有建设用地空闲,另一方面新的项目落地难,影响招商引资。

二是用地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重外延轻挖潜

内部土地利用结构不够合理,城市公用设施资源共享程度不高,存在土地资源浪费现象。产业结构总体上偏低,缺少高、精、尖行业和同行业龙头规模企业。

三是“城中村”和“空心村”改造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还有一部分“城中村”需要改造完善。同时,因以往村镇建设缺乏规划指导,村镇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存在错位现象,村庄宅基地中“空心村”现象仍较严重。

四是土地集约监管机制不完善,执法力度仍需加大


(未完,全文共22795字,当前显示146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