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职业教育中要把握好“三个衔接”

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由此可知,职校学生不光要习得知识、学的技能还要学会自身的素养和职业道德,这样才能完美地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中国的职业教育之父黄炎培先生将职业教育的目标概括为四个方面:“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笔者认为,这句话精准、全面地阐述了职业教育的作用。职校既不像普高那样以传授知识为主,也不存在企业、工厂那样的劳务关系,所以在实际的管理和教学中要考虑到各种关系,笔者认为职业教育中应当把握好以下三个衔接:

一、课堂与车间之间的衔接

这里面也包含着两层关系,第一是文化课学习与技能培训。从培养目标的职业性出发,专业课理论成为课程结构的主体。同时专业课又必须深深根植于文化基础课的土壤中,并从文化课吸取必需或有益的“养分”。因而在建构总体课程结构时,应围绕专业课合理配置文化课,既要突出专业课的主导作用,又要重视文化课的基础和相关辅助功能,科学地分布文化课、专业课“比重”,达到整体的协调一致。第二是专业理论课与实训课。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学生良好操作的保证,所以这个也需要考虑。

二、学校车间与工厂之间的衔接

有句话说得好。学校车间是学校,工厂就是社会。在学校的车间里,有老师耐心的教导和充足的时间去磨练,但是在企业和工厂,面对是同事的竞争、利益的掺杂、职业道德的体现等等因素。在德国,这些问题是没有的,因为他们采用“双轨制”,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同时也是企业的员工。近年来,我们也尝试此种办法,哈尔滨市政府领导提出了“用市场化运作方式解决技师学院建设问题”的思路,提醒劳动部门“从国企改革、职工„并轨‟中找出路”。于是,“由学校兼并企业,把企业的生产资源与学校的教育资源整合到一起,办一个前校后厂、产学一体化新模式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这一大胆的校企合作新模式思路初现端倪。

三、学校与社会之间的衔接

职校的学生大部分毕业之后直接走向社会,在心智、综合素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成熟的地方,所以学校的德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实际活动就显得十分重要。社会实践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中职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自信心进而成人、成才的有效方法,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也是促进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使职业教育成为全民的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必然要求。

传道、授业、解惑,塑造人的灵魂,是学校的根本职责所在。职业教育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会继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第二篇:改善民生要把握好三个原则改善民生要把握好三个原则

朱步楼

“国以民为本,民以生为先”。所谓民生,就是人民的生计,其中最基本的就是人民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社会的公正公平、权益诉求、社会安全、生态环境、精神满足、幸福指数等等,同样也是民生的重要内容。民生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影响整个国家改革发展大局。把改善民生放在战略的高度,作为政府工作的重心,既是坚持执政为民宗旨的具体体现,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

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既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动力,也对各级政府以改善民生作为工作重心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此,政府必须改变职能,更新发展理念,改进工作作风。

改善民生是全社会的共同期待,也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任重而道远。因此,我们在实践中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未完,全文共6572字,当前显示1459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