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黄炎培的教育考察与职业教育在中国的萌生.doc

黄炎培的教育考察与职业教育在中国的萌生作者:谢长法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年第07期

[摘要]重视、开展教育调查是黄炎培的重要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文章通过对黄炎培在民初的两次国内考察和赴美国、日本、菲律宾的国外考察进行分析与阐述,论证了其对职业教育的孕育和引入所产生的作用。

[关键词]黄炎培教育考察职业教育

[作者简介]谢长法(1965-),男,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史、中国近现代留学教育史。(重庆400715)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中国职业教育的近代化发展”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fab011018)

[中图分类号]g40-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11-0020-03早在清末,黄炎培担任江苏省教育会副会长时,就强调要重视教育调查。民国成立后,通过国内教育调查和国外教育考察以发现中国教育之弊病与痼疾,并进而寻找“治病”之方和指导之策,逐渐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而在民国初年的国内外教育考察中,黄炎培通过对国内及美国的教育考察,对职业教育的引入,乃至对职业教育最终在中国的萌生,都产生了极大的作用。

一、国内教育考察:职业教育的孕育

1914年2月,因不满袁世凯的独裁统治,黄炎培毅然辞去了江苏省教育司司长的职务,以《申报》记者的身份对安徽、江西、浙江三省进行考察。在黄炎培看来,“吾辈业教育,教育此国民,譬之治病。外国考察,读方书也;内国考察,寻病源也。方书诚不可不读,而病之所由来与其现象,不一研究,执古方,治今病,执彼方,治此病,病曷能已”。①此次考察历时95天,黄炎培对三省的教育状况、社会情形乃至山川名胜等作了详尽的记载,编辑成《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第一集,由上海商务印书馆于1915年2月出版。是年9月,他又北上,对山东、直隶两省进行为期36天的考察,所撰文稿笔记编辑为《黄炎培考察教育日记》第二集,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在1915年7月出版。由于黄炎培两次国内之游的目的是进行教育考察,所以,两部“日记”内容也重点记录当时中国的教育状况,“第一集”关于教育状况和教育意见的记载占内容的一半,而“第二集”更是达到3/4。但在这两次教育考察的日记出版之前,有关的考察内容就曾以《考察本国教育笔记》《考察皖赣浙教育状况之报告》等为名,先行在《教育杂志》《教育研究》上刊登。


(未完,全文共20144字,当前显示1026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