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让扶贫资金发挥酵母作用
编者按。扶贫资金如何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2015年,河南省兰考县在产业扶贫资金分配上作出调整。“兰考不是缺钱,而是怎么花钱的问题”,中国证监会派驻河南省兰考县的挂职干部杨志海通过发挥金融杠杆的作用,激发出扶贫资金的酵母作用,这一探索值得关注。
2015年4月,兰考县乔庄村的梁付生从市场上买了7只羊,半年后卖掉了4只,卖了2400元;2016年年初,两只母羊又生了4只小羊,羊群的数量没变,梁付生“净赚”了2400元。
对梁付生来说,这是一笔“无本”的买卖――他买羊所花的钱,村上都给他“报销”了。村里的这笔钱,来自于兰考县的产业扶持资金。从2015年开始,这笔钱的分配权从县乡交给了村里,每个贫困村每年10万元。
把脱贫攻坚摆在首位
刚接手这10万元时,代焱和他的同事感觉是“烫手的山芋”。代焱是兰考县老干部局的工作人员。2015年初,她被派到惠安街道乔庄村,任该村扶贫工作队队员。
兰考县的扶贫工作队成立于2014年5月。当月,该县县委、县政府制定了《2014-2016年扶贫攻坚规划》,向该县115个贫困村各派出一个扶贫工作队。工作队通常有3名队员,其中两名来自县直部门,一名来自乡镇。
为了让这些干部下沉到农村,兰考县委组织部出台了驻村工作队的派驻、管理和考核办法,规定工作队实行科级干部当队长、科级后备干部当队员;后备干部不愿驻村的,取消其后备资格;驻村考核连续两年优秀的,优先提拔使用;所驻村面貌变化不大或违反纪律、考核不合格的,实行提拔一票否决。
2014年底,扶贫工作队队员进行了一轮轮换,更多的年轻干部加入进来。开封市委常委、兰考时任县委书记王新军说:“进到这个圈里的,就是后备干部,提拔有望;进不到这个圈里的,不是不让你当后备,你要往后排一排。这是政治激励。”
王新军将扶贫比作打仗。“现在脱贫攻坚是第一位的,是最大的政治问题,最大的经济问题,最大的民生问题,这就像突击队打仗一样,组织需要你下去,下到脱贫攻坚第一线。”
工作队员去了农村以后,被要求每星期5天4夜盯在那儿,不能轻易回城,单位领导也不能将其抽回。“谁把扶贫队员抽回来,我就免谁的职,”王新军说,“县委派你去,就是叫你专门扶贫的,要全身心地扶,立一个军令状,3年不脱贫就不回来。”
在2014年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兰考县是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的联系点。当年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到兰考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具体指导,兰考县委向习近平总书记承诺:“三年脱贫,七年小康。”
这比兰考县原定的脱贫时间提前了4年,“原来我们是2020年脱贫,那是有把握的。但要说提前四年,压力就大了。因为是总书记的联系点,兰考非得四平八稳到2020年跟全国一道脱贫,这个不行。”王新军说,因为这个事,县委开了两三次常委会才统一了思想。“一是(实现起来)有压力,二是你早点脱贫,不就早点没有政治优惠了嘛。多干点活,又少点实惠,图啥嘞,有人想不通。”
但王新军认为,扶贫不能光算小的经济账,还要算政治账。他说,扶贫不仅仅是解决兰考几万贫困人口的生计问题,更主要的是要通过脱贫过程中精、气、神的提升,以及对脱贫路径的探索,让当地的发展再上一个层次,这是兰考的“扶贫经济学”。
下放扶贫资金分配权
杨志海是中国证监会派驻河南省兰考县的挂职干部,任主管扶贫和金融的副县长。他在对贫困村的调研中发现,项目自上而下安排,村里做不了主;驻村工作队汇报,没有资金,帮扶工作不好开展。县扶贫办介绍情况说,单位人少任务重,总是担心资金分不好、项目定不准。为了解决好资金这一扶贫工作的“牛鼻子”问题,杨志海决定运用现代市场理念破冰。
(未完,全文共9077字,当前显示1495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