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3.公司改善治理的途径方式分析[★]

第一篇:

3.公司改善治理的途径方式分析3.公司改善治理的途径方式分析

1)m公司在股权转让之前,由四大股东控股,而其余流通股东极其分散难以与其抗衡,从表面上看,m1相对控股,m

2、m3虽无任何关联,但存在共同利益,有可能形成一致行动,这威胁到m1的相对控股地位,使m公司的股权结构具有潜在的不稳定性。要治理这样的问题就必须使公司内部股权结构合理化。根据现代企业理论的观点,一般将股权结构定义为企业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分布状况与匹配方式,股权结构是所有权结构在股份公司制下的具体表现形式。而在实践中,由于经济环境和社会体制的差异,不同国家对于股权结构含义的理解是有所区别的。一般来说,国外主要从数量角度和权利角度来认识股权结构,国内则主要从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属性上对股权结构进行划分。高度集中型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形式:(1)利益趋同下的经营激励。

(2)利益冲突下的权力机构空化和外部治理机制的无力。而相对集中型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直接约束下的有效监督和代理权竞争。(2)权力牵制下的复杂外部治理与决策低效。高度分散的股权结构使得持股人对公司的直接控制和管理的能力非常有限,使得任何一个股票持有者都不可能对公司实施控制权。股权过于分散,任何一个个别股东都没有能力对公司拥有控制权,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一方面由于股权过于分散,持股者的持股量相对较少,根据成本效用原则,持股者因收集公司相关信息所花费的成本远大于据此做出正确决策而获得的收益。从m公司的情况看来,要解决公司内部的问题必须使公司内部股权结构合理化。

2)针对其董事会和监事会权责不清或不对称的现象,我们首要解决的是要权责清晰,各司其职,尽心尽职。m公司监事会形同虚设,管理层的大部分基本上都与第一大股东m1有关。公司股权转让后,几大股东之间由于勾心斗角,其新的董事会完全难实施有效的决策、监督和制衡机制。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

3)公司治理的影响从公司层次的资源配置、投资者收益到整个国家的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研究者归纳出来了多种公司治理模式(shleifer&vishny,1997),例如日本-德国模式、美英模式,提出了多种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的政策取向。从上市公司内部角度讲,包括:(1)调整上市公司董事会结构的职责;(2)完善融资合约,调整融资方式,例如增加财务杠杆,增加对管理层行为的约束,减少管理层滥用公司的自由资金流;(3)增强管理层激励,例如实施管理层股票期权。从外部角度讲,包括(1)鼓励机构投资者持有较大比例的股权,积极参与公司治理;(2)完善投资者保护的法律制度(3)发展一个活跃的公司控制权市场,对上市公司管理层形成外部接管压力。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形成过程和约束条件独特,公司治理问题与国际上有所差异,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企业绩效及价值的关系需要更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小样本和个案事件研究,以便更深入了解股权结构数字背后驱动公司价值的真实动力和机制,获得真正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避免表面化的分析和观点。

第二篇:改善民生的必要性和途径姓名:董国富学号:2111312084专业:计算机技术

浅谈改善民生的意义和途径

【摘要】

民生是和谐社会存在与发展之基


(未完,全文共24791字,当前显示1403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