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林所经济社会发展调查
育林经营所始建于1983年,全所施业区面积13032公顷,辖区居民97户301人。在册职工195人,在岗职工173人。随着林区两危的到来,这个经营所可采资源最先走向枯竭,经济向谷底直线下滑,各种社会矛盾突显,历史包袱沉重,不稳定因素剧增,一度成为全区典型的小老穷经营所。为了摆脱困境,求
生存,经营所在发展多种经营项目上也做出了一些努力,他们办过蝉厂、种植过木耳、养殖过狗,前后一共发展过19个项目,但都没有形成规模,大多夭折。
地理偏僻,土地少、信息闭塞、缺少技能,首先导致职工群众发展新项目不敢迈步。这个经营所位于区置西部,没有毗邻的林场所,职工生活在一个闭塞的环境中,与外界联系的少,思想认识落后,素质较低。这个所施业区内虽有土地20多公顷,但仅有50亩土地属于这个经营所,由于没建所前,金峰和丰北的一些农民已经在这里开垦经营土地延续至今。此外,这里属浅山区,无霜期80天,只能种一些普通大田,连经济效益较高的黄豆在这里都不能丰收。其次,缺乏资金,缺少能人困挠职工群众发展自营经济。由于体制问题,以前大部分的项目都是经营所搞的,许多项目始终没发展起来。
这个经营所施业区面积虽然相对其它林场所较大,但资源匮乏,所能生产的全部是小杆小料,已经两年没有主伐生产任务,营林生产也只是几个月,全年生产任务量只相当于其它林场所一个段队的生产任务量。职工长年没活,原来只是季节性采山有一点收入,职工家庭经济发展也是小打小闹,丰丽林场袋装木耳发展到400万袋时,这个经营所只有4万多袋。职工勉强维持温饱,林场所接续产业的发展、场容场貌、职工年平均收入等均排在全区11个林场所的倒数几位。
面对着严峻的生存压力和全区各林场所竞相发展的紧迫形势,几届领导班子都做出不懈努力,特别是新一届党政领导一班人,新一届班子找出了困挠这个地方发展经济的症结,实事求是地确立了符合育林所实际的经济发展思路,依托自身优势,以建设生态经营所为主攻方向,以做强百姓经济,提高职工群众收入为核心目标,以加强企业管理为重点,把工作的手段和方式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带领全所职工在困境中抉择,积极创造了自身发展的曙光,迈出了缓危解困的坚实一步,全所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所容所貌大为改观,经营所上下充满活力,初步形成了民富所兴的良好态势。
一、说破嘴皮不如做出样子
场所一班人改说功为做功。新一届党政班子认识到率先发展多种经营,他们知道老百姓这几年发展家庭经济赔了不少,大多数人对于发展多种经营已经有为难情绪,不敢轻意的把仅有的维持生活周转金再投入到项目上。林木资源已枯竭,靠什么振兴场所经济。他们在“摸石过河”的过程中走在了群众前面,首先是领着群众干。在不与民争利的前提下,班子成员率先发展多种经营,本着“喊千遍万遍,不如亲自干一件”的原则,用行动带动群众,用效果引导群众。为了寻找适合当地实际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广普及的项目,班子成员5人绞尽脑汁,每人都发展起了自己的项目,而且不重复。
原书记罗宇平(于2004年12月被区委任命为丰林林场书记)选准了种植五味子,他把原来班子集体培植的20万株五味子苗全部买下来继续培育,请来林科院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后,又从带岭引进株速生丰产杨树种,种植在10公顷林间空地上,准备五味子成苗后移植到杨树冠下,这样既有利于五味子生长,又能进行植树造林,虽然五味子要5年才见效益,但它的利润却十分可观,他的20万株五味子5年后预计产五味子10万公斤,收入可达60万元,除去5年的费用元,纯收入。
(未完,全文共18539字,当前显示1444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