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机制初探
及制度上的真空和管理上的漏洞也运而生,从而为腐败的滋生蔓延提供了机会。我国当前严峻腐败形势就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所以,建立重点领域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机制,对保护、监督领导干部,促进廉洁政府及和谐环境,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就是对重点领域中易发生腐败的部门、环节、岗位(简称“风险点”)进行分析、划级,进而制定一系列的防控措施,从而达到化解风险,预防腐败发生的目的,努力营造一个党员领导干部不能腐败、不想腐败、不敢腐败的良好氛围。
因此,将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引入重点领域廉政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建立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制度,筑牢“不能腐败”的外部环境
每个领域或部门都可能产生腐败,但是重点领域的一些部门、岗位、环节及其工作人员(简称“风险点”)更易滋生腐败,更易发生大要案,群众反映更加强烈,社会负面影响较大。因此,分析诱因,找准“风险点”,划定等级和明确责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成立专业的“风险点”评估组织(或部门)。人员可从审计、纪检、检察、建设、房地产等各有关联的单位或部门选调,成立评估“风险点”的临时机构,由纪检委书记或组织部长兼任组长,这样的组成人员既专业又有权威,使重点领域的工作人员时时崩紧廉洁公正,保证“官帽”这根弦。
二是制定完善的评估机制。评估组对全县重点领域进行全面分析,准确定位、并结合以往的反腐倡廉经验和各工作的特性,准确找出“风险点”,并确定其风险等级,把“风险点”可能滋生腐败的环节或程序预先公示,并制定出相应的防范监督机制,做到关口前移。
三是规范腐败处罚的自由裁量权。再好的法律法规,如果执行者不依法办事,等于一纸空文,对“风险点”划分评估等级后,都应规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坚决不可人为的降低或提高处罚标准,同时对奖惩情况进行公示,提高此项工作的刚性和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
二、加强廉洁公正思想教育,营造良好的“不想腐败”的思想氛围
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在执行公务或日常生活中都有可能发生腐败行为,尤其是那些重点领域掌握公权力的人更易产生腐败。由量变到质变,好干部变成腐败分子,实际上就是“温水青蛙”效应。即人的思想慢慢被腐朽,心灵被扭曲。因此,以人为本,加强日常的思想教育和公正廉洁教育十分重要,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一是加强思想信念教育,塑造良好的心灵。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大量年轻干部充实到领导和重点岗位工作,为诱发腐败埋下了伏笔,他们中大多没经历过改革开放之前的艰苦创业的苦日子,对今天的幸福日子不够珍惜,很难经受金钱、美色等腐朽东西的诱惑,铤而走险的人不在少数,因此,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宏扬延安精神和井岗山精神及艰苦奋斗精神高尚情节教育迫在眉切。
二是强化清正廉洁意识,树立良好的形象。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是否公正执法,在生活中是否廉洁,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评价,也是密切干群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润滑汁”。所以,应时常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廉洁公正教育,培养良好的“官德”,树立良好的形象。
三是加大执法理念教育,提升政府公信度。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重点领域的工作人员的行为都是代表国家或政府,他们的言行对政府形象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加大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执法理念教育,开展恪守职业道德教育,严格按规章办事,提高办事效率,促进机关效能,对打造诚信政府,树立政府良好形象十分重要。
三、完善奖廉惩腐制度,形成“不敢腐败”的高压态势
(未完,全文共13727字,当前显示1438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