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中共建立并掌握的第一支武装

1924年,广州爆发了商团叛乱,中国共产党积极协助孙中山镇压叛乱。在平叛过程中,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广东区委发现“真正革命非要极坚强极有组织的革命军不可。没有革命军,军阀是打不倒。”同年秋,周恩来到大元帅府面见孙中山,提出建立一支革命武装。孙中山接受了周恩来的建议,并答应给一个大元帅府铁甲车队的番号。

周恩来派徐成章、周士第、赵自选、曹汝谦及廖乾五5人负责具体的组织工作。铁甲车队的成员,一部分为原大元帅府卫士,其余多由中共广东区委从进步青年中选出来的。

1924年11月底,铁甲车队正式成立,队部设在大沙头。全队采用“三三制”,即全队有3个排,每排有3个班,总共有150人左右。徐成章任队长,周士第任副队长(徐成章调任省港罢工工人纠察队总教练后由周士第继任队长),廖乾五任党代表,赵自选任军事教官,曹汝谦任政治教官。铁甲车队的军官皆为中共党员,士兵中党员的比例也比较高。队内所有人员的调配、干部任免及重大行动,都由中共广东区委同大元帅府协商决定的。铁甲车队日常工作中的问题,均直接请示中共广东区委负责人周恩来、陈延年。

因此,铁甲车队虽名义上属大元帅府,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军队。大元帅府铁甲车队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有了第一支直接领导的正规部队。组建铁甲车队,既是孙中山基于当时政治形势的需要,也是中共广东区委急需掌握武装,顺应革命形势的结果。

铁甲车队自成立之后就非常重视政治训练和军事训练工作。政治训练主要由政治教官曹汝谦负责,每天上两小时政治课,晚上组织小组讨论。政治课的内容是讲授三民主义、社会发展史、工农运动情况、目前国内外形势等。廖乾

五、徐成章、周士第、赵自选四人也担任部分讲课任务

铁甲车队还经常请外面的人来作报告,例如彭湃就曾到铁甲车队作过关于农民运动问题的报告。铁甲车队的军训内容与黄埔军校步兵科的内容大基本一样,每天“三操两讲”,即早上出早操,上下午各进行一次训练;每天上午或下午安排两个小时政治教育,晚上点一次名。军事训练与教学方面的工作除徐成章外,部分亦由周士第和赵自选担任。

铁甲车队的装备如铁甲列车等,在当时是很先进的。铁甲列车就是外加铁甲的火车头,后拖五辆铁甲车,各节车厢都为铁甲包裹。车厢的两侧有不同高度的扁形射击孔,可用多种姿势向外观察、射击。

周士第后来回忆到,铁甲车队的班长、队员配备长枪,排以上军官均配备驳壳枪,每排有一挺手提机关枪。铁甲车队官兵平时戴黄色大沿帽,着黄色斜纹布中山装军服,打绑腿;军官穿黑皮鞋或黑色长简马靴。军容整洁、英姿焕发、纪律严明的铁甲车队每次外出训练或出征打仗,总能吸引广州群众围观。

由于有共产党员作为领导核心,铁甲车队纪律严明,官兵平等,尽管兵力不多却有着很强的战斗力,在许多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出击广宁,打响第一枪

1924年,广东各地的农民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在共产党员彭湃、周其鉴等领导下,广宁县成立了农民协会,但很快遭到反动地主豪绅镇压。当地农会向中共广东区委求援。此举得到中共广东区委及廖仲恺等一批国民党左派力量的支持,大元帅府决定派铁甲车队到广宁,以便“护卫农民清除土恶,务使横霸乡曲损人肥己者绝迹销声不为农害”。

1924年12月10日,铁甲车队开始了成立后的第一次行军,目标是广宁县。第二天,铁甲车队在队长徐成章、党代表廖乾五等人的带领下抵达广宁县。铁甲车队的到来给予农民群众很大的鼓舞,他们奔走相告,成群结队,跑到数十里路以外去欢迎铁甲车队。


(未完,全文共9486字,当前显示143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