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实施工作总结
03年秋学期开始,我校启动了新课程实验工作,现将一年多以来的实施情况小结如下:
一、组织培训
学校成立了以花少根校长为组长的课改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市局统一部署,制定了《江都市二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03年暑期,先组织校长、分管校长、教导主任参加市通识培训,各学科骨干教师参加市学科培训,然后根据“先培训后上岗,不合格不上岗”的原则,组织全体科任教师参加校级培训。在校级培训中,组织教师学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各学科“新课标”及相关的资料、文章,组织外出学习的教师介绍了宝应等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使大家对课改的背景、教学的理念、改革的目标及其措施有了基本了解,为进入实验打下了基础,经过统一测试,全体教师都取得了合格证书。为了保证全体教师消化所学的课改理论,上升理念,一年多以来,我们把研读课改理论始终贯穿于教研工作之中,经常安排以教研组为单位的学习研讨活动,形成了边教边学,以学导改的氛围。
二、课改实验
1、明确一个思路。从学习研究新课程标准和课改理论入手,转变观念,转变角色;研读新教材,探索适应新教材的新教法、新学法、新评价方式,逐步构建完整的新课程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
2、坚持两条原则。一是在理论学习上坚持教师要先培训后上岗,不合格不上岗;二是在教学方法改进上坚持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开。
3、使用两种方法。一是典型引路。03年以初一为基地,所有老师共同参与,通过研究课进行尝试和探索,通过学科研讨会进行总结和提高,以初一带动全校,以当年带动来年;二是请进来走出去,即请名师来校做指导,派骨干到先进学校去学习,回来进行
指导。
4、追求首轮目标。我们期待经过一轮实验,达到一年起步,二年成型,三年成熟的目标。即经过一个循环的实验,全校教师都要成为具有新理念,适应新课程的新型教师;同时努力使我校在课改实验中从理论到实践在全市学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乃至处于领先地位。
5、开展“三个一”活动。我们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开展“每人一课、每周一课、每月一课”活动,推动课改由理论到实践,由实践再到理论逐步深入开展。
三、阶段性成效
1、锻炼了教师队伍。课改以来,我校教师共开校、片、市级公开课约200节次,举办、承办各类研讨会及观摩活动10多次,教师经过各类活动,互相切磋,互通有无,增长了见识,提高了对课改意义和目的的认识。
2、促进了根本性转变。通过课改实践,促进了教育理念的转变,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转变。培养目标的转变。由单一传授知识逐步走向培养学生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教育模式的转变,逐步由传统的记忆性教育转向创造性思维教育,为培养创造型人才服务。师训目标的转变。校本培训突出抓理论学习,着重培养教师的角色意识,促进了教师由单一传授型向科学研究型转变。评价体系的转变。初步形成了较为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以代替片面的唯分数的评价体系,即坚持教学评价的方向性和科学性,把评价重点放在课堂教学上,突出过程性评价。
3、促进了课堂教学的优化。为推进课改,我们依靠教师主力军,抓住课堂主阵地,在优化课堂教学关键点上做文章,力求把教师的积极性逐步引导到优化课堂教学上来,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促进了教学过程的优质化,二是促进了教学过程规律化,三是教学目标具体化。
近年来,我校教师在课改实践中,撰写了40多篇专题文章发表或交流,撰写100多条教后记,有50多篇优秀教学案参赛或交流,涌现出一批课改先进教师。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未完,全文共14835字,当前显示1470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