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高手,超级方便的公文写作神器! 立即了解


三峡之秋说课

一、说教材

《三峡之秋》是教科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讲读课文,作者按时间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写了中秋这一天从早晨到夜晚三峡景色的变化,具体描述了三峡早晨的明丽、中午的热烈、下午的平静、夜的宁静和神秘,表达作者了对三峡景色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册教材的训练重点以及本课的内容特点,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订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领略三峡秋天的美景,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3、体会按时间顺序,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准备]三峡的风光片,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以“发展与创新”教育理论为指导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自主、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方式来进行学习。以读为主线,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想象,在读中体会,在读中发展,在读中创新。

三、说学习过程

1、激趣导入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教学伊始,我让学欣赏三峡风光片,让学生从听觉、视觉上感知了三峡的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迫切想跟作者去游览三峡秋天的美丽景色。

2、自由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秋天景色的。请画出体现顺序的词语。(这样不仅让学生整体感知了课文,也让学生养成了边读边思考的好习惯。)

3、细读课文,理解感悟在这部分学习中,我引导学生找出作者在描写三峡早晨时,写了哪些景物。景物有什么特点。学生在小声朗读中理解内容,在读中想象画面,在配乐朗读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在中午,下午,夜晚这三个时段,我让学生总结“早晨”这一段的学习方法。然后,同桌合作学习。(在教学中,我给学生足够的思考、合作、交流讨论的时间,重视生生互动。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共同提高。这样一来,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彰显,自然会将学习当作一种乐趣。)最后,逐段汇报,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加以引导,让学生更深一层的理解课文内容,并让学生在音乐和图画中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突破重点。

(新课标的“教学建议”中特别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以上教学环节,我没有繁琐的分析课文,而是让学生用多种形式读课文。)

四、说学习“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我并没有讲解什么叫首尾呼应,而是让学生读开头和结尾的句子,让学生感受到了这种写作方法。并布置了课后练笔,让学生把这种写作方法运用于实际,在观察和写作中感受大自然的壮美,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附:板书设计

三峡之秋早晨明丽中午热烈下午平静夜晚神秘

第二篇:《三峡之秋》说课《三峡之秋》说课设计之二来源:网络2009-08-2014:47:28

[标签:人教版说课稿五年级语文]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中第一单元的第四课。这是本学期的第一篇略读课文,它既使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三峡秋天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为今后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三峡之秋的特点,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能力目标。(1)提高有感情朗读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3)培养写作能力。

德育目标。使学生感受三峡秋天的美景,体会作者热爱三峡的真挚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方法目标。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

情感目标。创设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未完,全文共8444字,当前显示1491字)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提示信息)


温馨提示

此文章为6点公文网原创,稍加修改便可使用。只有正式会员才能完整阅读,请理解!

会员不仅可以阅读完整文章,而且可以下载WORD版文件

已经注册:立即登录>>

尚未注册:立即注册>>

6点公文网 ,让我们一起6点下班!